第471章 更改历法-《三国之我非豚犬》
第(2/3)页
首发:塔&读小说
尚书令蒋琬开口道,“王上,策略倒是好策略,臣等都商议过了,若是按照此策执行,丁口清查相较之前,便可少遗漏许多,此外,陈照所言的利处也的确是能够起到这些作用的。”
“诸多问题和细节,六部已经商议过了,唯有那身贴的发行,八百多万的数量,臣等实在是不知,如何做到人人皆可分辨。”
“若是只记录姓名和个人特征,这就容易造假,可若是在身贴之上烙印官府大印,这个难度太大了些,恐非轻易可完成啊。”
蒋琬说完,庞统继续道,“还有一事,那就是如何将身贴的作用告知百姓,又如何能让百姓配合官府打造登记呢?”
刘琮呵呵一笑,推开桌案上的膳食,抽出一捆空白竹简,“公琰所说的问题,孤早就想过了,可以用数字组成编号代替各地方。”
“再加上持有身贴者的出生时间,和其它的数字排列,便可以算是持有者的特殊符号。当然,这个编号还需要六部详细斟酌商议。”
说着,刘琮拿起竹简,递给了身旁的王躬,“具体的内容,你们下去再慢慢商议,你们先看看孤编写的简便数字。”
“就用它来组合身贴的编号!”
类似于身份证的物件,在唐代已经出现,这便是唐高祖李渊发明的鱼符。而鱼符是唐代官员使用的鱼形符契。
鱼符分左右,使用方法是,左符放在内庭,作为底根,右符由持有人随身带着,作为身份的证明。有些鱼符还可以用来调动军队,任免官员。
读者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到了唐高宗时期,唐朝的疆域达到巅峰,鱼符甚至还给外国使节颁发过。但也仅限于达官显贵了,平民百姓,对于鱼符是
个什么东西可一概不知。
现在,刘琮要把身贴颁发给楚国的每一位百姓。其繁杂的工作量和过程,比之唐代的鱼符,不知道要难了多少倍。
众人传看着刘琮写的数字,时不时地发出声声惊叹。
“从右至左,依次便是从零到十,这十一个数字,可以组合成任何数。不过出生时间,不能再写什么生辰八字了,也不能用年号谓之了。”
“当今,天下尚未统一,即便天下一统,帝王年号也过于繁多,此不利于记载,孤有意改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