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议政-《三国之我非豚犬》


    第(1/3)页

    看着震惊看向自己的群臣,刘琮呵呵一笑,抿了一口羹汤道,“别这么看着孤,孤可没那么大的本事,制定一套新的历法也不是一个人能办到的。”

    “孤只是觉得,帝王年号太过繁杂,因此想将太初历直接推到黄帝时期!”

    在众人的惊愕中,刘琮继续道,“太初历是从黄帝登基称帝开始计算使用的。孤意,以此为开始,今年便是第2913年!”

    (就是公元216年,黄帝登基到耶稣诞生的公元元年,已经过去了2697年。所以加上216年,就是黄帝登基至今的时间。)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刘琮环视众人的目光如炬,“加上具体的月份和日子,今日,便是公元2697年8月16日!”

    (本来想把意味着主的公元改为夏元,为了方便各位读者,我就继续用公元了。)

    庞统理了理思绪后开口道,“王上的意思是,今后皆用公元纪年?不再采用年号?”

    刘琮摇了摇头道,“年号,除了帝王象征之外,实际意义并不大,孤也不废除年号,公元纪年法要用,年号也可以颁布,仅此而已。”

    “但为了方便清查户口,制造身贴,公元纪年法必须成为主流!”

    在汉武帝之前,年代被称为汉文帝三年,或者始皇帝三十二年等。

    汉武帝继位之后,首先采用了帝王年号,这才有了元狩,初平,光和,建安等年号。

    仅汉武帝一人,便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十个年号。

    打个比方,现在是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一,查找之前的史籍,会有一大堆年号,你要算清楚是多少年之前,还得再算一下这个年号用了多少年。

    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帝王的年号,算上其他帝王的,更多!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先帝驾崩之后,新帝登基的第二年才能更改年号,这就又多了许多麻烦。

    所以无怪乎刘琮说年号对于百姓来说,实际意义并不大。老百姓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谁还管你今年是建安多少年?

    即便是这个时代的这些精英翘楚们,一时间也无法理解刘琮为什么要这么做,跟这帮人解说了大半天,他们才总算理解了刘琮的想法。

    人对于任何新事物,一开始的时候,没有体会到新事物的便利和好处,都是处于抗拒的状态的。

    但为了户贴和身贴的颁发,刘琮必须要推行新的历法方式。

    说的嗓子都有些干了,刘琮叫人端来茶水,和众人商议了大半天才总算结束了这个议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