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条全部都是停留在纸上,我根本就没有放在实际当中,如果要是能够放在实际当中的话,或许现在的结果也不是这个样,两国一开始就没有想过真正的联盟,而是想着消耗对方的力量,让对方去跟大唐帝国拼个你死我活,自己却站在高处好好的看戏。
所以当对方打的水深火热的时候,如果要是这两国当中的一个,能够找出自己的军队,也开打一场,对大唐朝廷来说,同时支撑两场战争,还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保障这两场战争的后勤,现在的大唐帝国或许是做不到的。
但可惜的是这两国都发现了这一点,但他们都没有开始动,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他们以前就是敌对的,拜占庭帝国所占领的土地,被阿拉伯帝国拿下了一多半,当时拜占庭帝国死伤了多少人?他们还是能够记得的,所以当大唐朝廷攻占阿拉伯帝国的土地的时候,有些人私底下还要庆祝一下。
就这样的两国联盟,如何能够获得胜利呢?心里都不想着对方能够起得更高,都想着是对方能够败得多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象一开始就没有把这两国联盟放在眼里,你们要是不互相拆台的话,那就算你们赢了。
事实的结果也是这样,但是这件事情的转折点,就发生在苏赫古曼投降这件事情上,拜占庭帝国现在也召开了紧急会议,他们认为以前那种策略已经不行了,当苏赫古曼投降之后,阿拉伯帝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应该是无力抵挡大唐的进攻。
按照他们的说法,阿拉伯帝国现在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国内主战派元帅都投降了,剩下的那些人或许还想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禄,甚至是各种各样的特权,但是大唐朝廷也做出了承诺,只要是你现在投降过去,原来该保留的那一切还是会给你保留的,这就等于是动摇了阿拉伯帝国的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是还跟以前一样,恐怕我们的日子是不会好过的,等到阿拉伯帝国被解除武装之后,大唐帝国就会驱使阿拉伯士兵,你原来是如何攻打拜占庭帝国的?现在也如何攻打就是了。
那个时候拜占庭帝国就好像冬日里的一叶小舟一样,很有可能连他们自己都坚持不下去,但是现在他们想着支援阿拉伯帝国,又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两国之间的联络渠道只有从海上,但是你想从海上抵达阿拉伯帝国的话,那至少要比原来的时间增长一倍,这对于两国联合军事行动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战场上的角色瞬息变化,今天的情况可能已经不适用于明天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你光想着如何解决战争,不想着这种沟通渠道已经落伍了,那也根本没有办法进行下去。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已经看到这种联络方式的弊端,可问题是该如何来解决呢?两国之间隔着一个地中海,海边都已经是被大唐朝廷给控制了,如果要是想要坐船过去的话,那也是有很大的危机的,有可能今天这里还是某个帝国的土地,明天已经变成大唐朝廷的了,真到了那一步,你坐着船过去商量军事问题,很有可能就是给人家送情报。
不要以为这是在开玩笑,在两国的王都那边,大唐帝国皇城司衙门的人,已经是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他们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探听到无数的各种消息,都是对大唐朝廷极为有利的,反正对他们两国来说都是极为要命的。
远在安南国的李象也没有想到,因为苏赫古曼的投降,竟然是连带着两国都有了各种各样的变数,所以李象就给李成义写了一封信。
经过上次尉迟宝林的战争,李象觉得前线两处的军队都比较少,尽量从国内给他们调动一批军队过去,如果要是拜占庭帝国可以签署和平协议的话,那我们可以拿到一定的好处,然后先暂停和拜占庭帝国的战争,至于阿拉伯帝国这边,恐怕没有签署协议的可能了。
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非常明白,现在他只剩下原来很少的一部分国土,虽然在地中海沿,他们还有大量的国土,但那些国土说白了都是不稳定的,原来的时候都是他们侵占别国的,现在还能够维持原来的统治,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如果要想把这一部分转化为战场上的战斗力,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是还想解决这些事的话,那必须得慢慢的进行解决才行,不管你们这些人心里想的是什么,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摆在这里,如果要是你无法找到一个良好的解决办法,阿拉伯帝国很有可能会率先陷入内斗。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跟他们谈判是绝对不可能的,谈判过后他们就获得了一些成长时间,在这个成长时间之内,万一要是他们能够找到解决办法,那我们将来就要面对更多的敌人,应该继续威逼他们才对。
所以尉迟宝林准备组建阿拉伯帝国仆从军。
统帅就是王子殿下,监军自然就是苏赫古曼大元帅。
当然所有的人也都明白,王子殿下对于战场上的事情都不太了解,如果要是把这只军队交给他的话,恐怕有很多事情都会翻船,最主要的实施对象还是这位大元帅,王子殿下,只不过是挂个名而已,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心里舒坦,毕竟他们是奔着王子殿下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