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贾诩你真的歹毒,但是我喜欢。-《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第(2/3)页

    若是自己一人去的话,的确路途有些孤单,多个人相陪,到了陈留练兵也不会太过无趣。

    至少每晚还有人一起切磋枪法,畅谈军略,演练兵阵。

    而且,赵云没去过陈留,虽然他不会因此有所顾忌,畏首畏尾,但徐臻亲自去,董访自然是要接待得更为周到。

    “告诉贾诩今夜之事。”

    “典韦安排护卫值守。”

    “喏。”

    两人听了命令而去。

    徐臻则是回到内院之中,在回军的途中,他将大小乔都接回了许都来过年关。

    乔玄因为年迈不想走动,所以未曾一同而来,于是典韦留了一百金给他,做年关时用度。

    徐臻回到甘梅房内,与之共度一夜。

    第二日再出门。

    到府邸正堂的时候,贾诩已经在等待了。

    “君侯,气色不错。”

    “嗯,”徐臻今日盘发于顶,束冠而行,算是多了几分清爽,胡须也重新打理了一下,显得更为有风度。

    只在下巴和嘴唇上端留有,其余过长的部分都有修建,因此虽浓密,但是依旧显得干净美观。

    贾诩估计,可能因为徐臻长期偷偷修习五禽戏,所以现在经历了八个月的战事,反而显得更年轻了。

    肤色与气色,都更加绵长。

    好似不怎么显得苍老一样。

    越看越觉得神奇。

    “他不会是掌握了长生秘诀吧?”

    贾诩心思活络,当即决定找个时间去好好了解一下。

    不过,此时还有要事相商。

    “昨夜子龙将军已经来与我说了。”

    “此时,君侯最好不要管。”

    贾诩面色严肃而诚恳,真心谏言。

    “说说你的想法。”

    徐臻坐得端正,平视贾诩。

    别的不说,这种权力争斗之事,贾诩应当是再了解不过。

    而且他更是当年权力斗争之中的幕后者,若非是他,李傕郭汜不会从出逃之时又杀回长安,重新拿到天子掌控于掌中,又得以耀武扬威的存活了数年之久。

    而同样,若非是他,天子东归的时候,也不会这么乱,搅动风云之后自己还可以抽身而走。

    以此计询问贾诩,定然是最为合适,别的人帐下还没这种人才可问,徐臻有这么个得天独厚的阴逼,不问确实有点浪费。

    “在下认为,董氏与杨氏都为显赫门庭,且背后还勾结一个伏氏,当年在长安时,因驻守宿卫胡人居多,不敢有所动。”

    “如今回到中原,自然有门客相聚,不可小看也,士族的力量,不可估量。”

    徐臻深以为然的点头道:“这,我已经看出来了,董访在陈留为我游说许多,今年一口气士族吐出了两千多奴籍之人,而且还都只是祖上至多二千石的士族,你且想天下所有士族能有多少人。”

    “是也,若是日后不重士族,此便是为顽疾,司空打压这么多年,也只是冰山一角罢了,”贾诩当即感叹,“是以,君侯一介白身,不要参与此等士族门阀之争,置身事外,隔岸观火为最好。”

    徐臻眉头一挑,略微有些佯怒之意,“我有典韦为伴,你意思是说他不算助力是吧!”

    “你是不是又说典韦粗鄙庸俗?”徐臻当即眼睛一瞪。

    “我,我我……天地良心啊!老朽可没说这句啊!绝对没说!”

    他偷看了一眼在侧的典韦,怒目威严,宛若铁塔一般,当真的虎背熊腰。

    对视一眼不寒而栗。

    和当初初次在宛城见面还是一模一样。

    “真不行吗,若是相助主公呢?”徐臻淡然一笑,大概明白贾诩的意思,置身事外,不去掺和。

    但如果能有所助力,改变此结局,虽不知后面会产生什么未知的效应,可却也能够让曹氏先行彻底站稳许都,收士族之心。

    若是没办法,那就不可强行为之。

    贾诩苦思了片刻,还是摇头,说道:“君侯,有一言虽有僭越,但老朽还是不得不说。”

    “你说吧?没事。”

    不好听就跑几圈而已。

    贾诩微微一笑,道:“如今校事府设立,而刘备封皇叔,实际上都是彼此各退一步,不曾阻拦。”

    “对于董承等人来说,恐怕校事若盯上了刘备,将之暗害于许都,才是想要的结果之一,这样司空将会面对关、张二将近乎疯狂的报复,同样杨彪也可以以此问罪司空,引袁绍来攻。”

    “但老朽看来,以思考才智,绝不会有半点纰漏,只怕会对刘备监察而不动声色,暗中观察其言行,以徐徐防备。”

    “如此,校事府自然会盯其士大夫众人,可既然此等官吏设立,必不会单单用于此事而已。”

    贾诩又偷看了徐臻一眼,接着道:“也可能是监察君侯。”

    徐臻略微沉默,不再言语,此时堂上都是心腹,所以贾诩说话也并没有太过隐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