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瑛,若非你出此毒计,我儿又岂会去金陵送死?” “你们二人,都是我周德兴的仇人!” 周德兴喝了个伶仃大醉,唯有如此,他才能暂且忘记丧子之痛。 —— 隔日,周七一身黑衣,被曾经的同袍们以通倭钦犯的罪名,直接押解金陵而去。 军马疾驰,远非寻常马车能比,愣是比沐英的亲兵早一日来到应天府。 胡惟庸当即会意,在朝堂上弹劾周德兴教子无方,导致义子周七通倭走私,与国争利! “周德兴为国尽忠,忠心耿耿!可他这义子却辜负了皇恩,还请皇上惩治周德兴和其义子,否则不足以平民愤!” “此次查探通倭之案,钦差岳麟立下大功,微臣以为应该不吝封赏!” “周德兴教子无方,已经不适合在威海备倭,臣请撤其职务,交由陆仲亨暂代!” 胡惟庸义正言辞,弹劾起周德兴可谓是毫不手软。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胡相将所有罪名都推到了周七头上,反倒是周德兴成了被义子牵连,毫不知情的受害者。 加之其夸赞岳麟,更为钦差请功,一副贤相模样,令淮西和浙东两派的人都说不出什么。 刘伯温更是轻哼一声,让周德兴闲赋在家,看起来是剥夺其权力。 实则是令其脱身威海卫这等是非之地,何尝不是一种保护? 至于那周七,则背负了所有罪名,即便岳麟再追查下去,也查不到周德兴跟陆仲亨头上。 刘伯温这等官场老油条,对这一招只有四个字评价——弃车保帅! 可惜,这招却非常好用,尤其是周七对通倭之事尽数摊牌,已经是甘心赴死。 “就依惟庸所言,周德兴调回金陵!” “让陆仲亨暂代备倭军,筑城防倭!” “岳麟功劳暂且记下,让其继续平倭,待到事后再行封赏!” 爬得越高,跌得越惨,朱元璋此举同样是对岳麟予以保护。 尤其是义子沐英也在威海卫,身为皇帝,他可以暂且记下所有的账,毕竟终有清算的一天。 胡惟庸如今就是朱元璋眼中的工具人,大小事务皆由他先行处理,最后再交到皇帝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