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周革汉命5-《五代十国往事》


    第(2/3)页

    郭威好言劝慰,说事已至此,咱们还是要一切向前看,既往不咎,咱们共同为人民服务。

    当刘崇在河东称帝后,慕容彦超欣然响应,起兵叛乱,这是后话。

    于外,南方诸国自顾不暇,北方契丹默契演员;于内,候选人名单上的刘赟、刘信被杀,刘崇被骗,刘承勋因是植物人而天然出局,名单以外的最大政敌慕容彦超也主动认怂。

    至此,郭威推翻后汉终于水到渠成。

    公元951年正月初五,李太后将传国玉玺郑重地交给监国摄政的郭威,传诰令:

    “邃古以来,受命相继,是不一姓,传诸百王,莫不人心顺之则兴,天命去之则废,昭然事迹,著在典书。”

    ——开头先定下基调:自古以来,天下就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皇帝都换了上百个了……不信你们翻翻典籍,看看历史书上写的,远看曹丕司马昭,近看朱温,对吧。

    “……奸邪构乱,朋党横行,大臣冤枉以被诛,少主仓卒而及祸,人自作孽,天道宁论。”

    ——我们大汉要不得了,满朝是奸佞小人,拉帮结派,乌烟瘴气,忠臣含冤被杀,连皇帝都被小人弑杀了,自作孽不可活啊!这都是我们自己作的,千万不要指责郭威哟。

    “监国威,深念汉恩……择继嗣于宗室。而狱讼尽归于西伯,讴谣不在于丹朱,六师竭推戴之诚,万国仰钦明之德,鼎革斯契……固以为幸。”

    ——郭威同志深感大汉恩德,始终忠于我刘氏,竭忠尽智地辅佐,为我大汉两朝元老,幼主遇弑后,还主动为大汉挑选合适的继承人,他对大汉的忠诚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这里用了个典故,“西伯”指的是周文王姬昌,“丹朱”是尧的儿子。《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意思是在尧统治末期,地方诸侯来朝觐的时候,不去拜见尧的儿子丹朱,却去拜见舜;要打官司的人不去找丹朱做主,而去找舜来裁决;文艺工作者不去宣传丹朱而去宣传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