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饭桌上的窘况-《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2/3)页

    “都是用来种粮食的,各乡各县都是如此。”

    关中田地过分开垦已经成了常态了,他们将树林砍伐去,开坑成田地,将山林推平成良田。

    战争时期更是会坚壁清野,因此关中的植被被破坏得很严重。

    路过一个村子时,张阳翻身下马拉着缰绳走入这个村子,正是午时用饭,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吃着。

    这里是渭南地界的一个小村子,人们穿着并不算好,都是旧布缝缝补补的衣裳,甚至有人家在这个还寒冷的季节穿着草鞋。

    张阳好奇问道:“这位老大哥,你们家今日吃什么?”

    这位老汉年纪在六旬左右,面对牵着战马的来人,再看对方的衣着一时间很疑惑。

    照理说拥有这等战马的都该是权贵人家,看对方的穿着简单。

    张阳自我介绍道:“我是太府寺卿,来问问乡邻们的家食,我就住在骊山。”

    那老汉的目光越发狐疑,“你们骊山的人平时不出来。”

    张阳尴尬一笑,“是吗?”

    说着话,那老汉身后的家门中走出一个妇人端来了一碗黍米粥。

    张阳看了碗中的粥,粥倒也不算薄,其上有几块肉干。

    “家里就吃这些,你们要是饿的话,这碗便给你吃了。”

    那老汉说着话,一看来人的模样,再听是骊山来路,自然是得罪不起。

    渭南一片的人都知道,骊山是一个很尊贵的地方,据说天可汗经常去,而且天可汗的孩子与天可汗他爹就住在骊山。

    周边村县的人都不敢得罪,更不要说靠近骊山了。

    听说就连靠近骊山的野兔子都会被一箭射死。

    在这些传言中,骊山早已成了渭南地界的禁地。

    那老汉本着不得罪的心态,递上手上这碗粥,希望对方不要为难他们家。

    “你们家里人都吃这些吗?”

    那老汉回道:“某家要去干活,自然可以吃点肉,粥水里放了盐,家里的妇人小孩只是淡粥。”

    在这个老汉的带领下,张阳与上官仪走入这户人家。

    这是典型的关中人家,家里并不富裕,也很破落。

    粮食都放在一个瓦缸中。

    家中的妇人带着孩子低着头躬着身子,面对眼前的来人都不敢抬头,这也是因为她们看到了门外的战马。

    有战马的人家是他们得罪不起的。

    张阳在这户人家转了一圈,发现了一些醋芹。

    再看看那个孩子的脸色,孩子十岁左右,看着与李治一个年纪,他的脸色看起来干黄。

    这是长时间没有吃蔬菜的缘故,张阳用目光又看了一圈,递给这个老汉一个布袋子,“这是一种蔬菜的种子,你们这个时节将其种下,半月便可以出芽,两月便可以长成。”

    老汉恭敬地双手接过。

    张阳又问道:“你们家就不打算养一些鸡鸭吗?”

    老汉恭敬回道:“贵人有所不知,这鸡鸭都是吃粮食的,哪里敢养。”

    张阳出了门再次拉着马儿的缰绳,前前后后去了好几户人家,遇到的情况都差不多。

    倒是找到一户人家养着一些鸡鸭的。

    张阳招手唤来一个小孩,好奇问道:“我看周边的人家都没有养鸡鸭,他们家为何养了。”

    那孩子回头看了看三五只鸡,又看眼前这个古怪的人没有讲话。

    张阳拿出一枚铜钱,“你要是告诉我,我就将这枚铜钱给你。”

    那孩子眼巴巴看着铜钱回道:“因为他们家以前是佃户。”

    张阳再问,“就算是佃户,也不能随便养鸡鸭吧。”

    “大人们说他们家和县丞有交情。”

    了然点头这就对了,养鸡鸭像是一件不能提的事情。

    在这个孩子幽怨的目光下,张阳又将铜钱收入腰带,反手递给他两颗干枣,然后走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