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就不合理。 税粮呢? 去哪里了? 用脚指甲想都知道去哪里了! 赵鼎用比较凝重的语气说道:“官家,恐怕隐瞒田产,偷税漏税者甚多!” 这不就是京畿路的天潢贵胄们一样吗? 表面上一个个不交农税,也没有人过问他们的田产。 转运司衙门要收税的时候,就找老实巴交的小地主和下户去收。 朱元璋规定,大明朝约8亿亩田,每亩田收4.01斤,一年一共收2673万石左右。 大明朝纸面上的农税规定是非常低的。 而大宋朝十抽一的农税,一亩产量按照2.5石,也就是300斤,每亩抽30斤,每亩田是大明朝的7倍多,但一共也就只能收3200万石。 这合理吗? 这他妈的就是在耍朕玩! 按照大宋朝真是的田产7.6亿亩左右来推算,每一亩艘30斤,一共收228亿斤粮食,也就是1.9亿石。 有些地方路途遥远,耗羡按照50%折算,那也还有9500万石的粮税收入。 3200万石,离9500万石有6300万石! 这6300万石去哪里了? 赵宁看完那份账单,说道:“哪些人隐瞒田产,又有哪些人偷税漏税?” 赵鼎思忖片刻,说道:“隐瞒田产者大多是上户、官田,还有一些是为了避税,把田卖了,主动成为佃户。” “你说的把田卖了,主动成为佃户是何意?” “有些地方大户隐瞒田产,通过关系,即便增加田数,也不必多交税,而有些人为了避税,则把田卖了。” “百姓会愿意把田卖了?” 赵鼎说道:“愿意,这是臣这次去民间实地考察到的,百姓的赋税之重,超乎想象,有些人承担不起了,宁愿成为无田的佃户,也不愿意在拥有田。” 赵宁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均田承租的新农政,就是为了打破土地兼并的格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