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南下探路-《重生过去从吃饱饭开始》


    第(2/3)页

    “真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啊!这孩子今年才十岁,饭量都快赶上我了。”蹲在台阶上边吃饭边听广播的李德忠苦笑着说道。

    “娃能吃就是福,这两年咱家情况好了些,让娃吃饱。这要是前些年,娃想吃咱还没有呢!”李德佑也笑着感慨道。

    吃完饭就是娱乐时间了,小孩子放炮、玩弹弓、铁环、花花绳。

    妇女坐在一起,三七二八的拉家常,夸自家孩子,这年月可没麻将打。

    男人则掀花花、打扑克、对方、下棋、锣鼓队,甚至有些年轻人偷着耍钱。

    吃完饭,村里自家的族亲兄弟把李文兄弟几个叫了出去打牌,谝闲传。李文对打扑克这些一直不怎么感兴趣,就坐下和众人闲谝。

    这年代,农村人很多都没去过县城,更别说省城了。

    这一个个都是年轻人,正是求知欲最强的年纪,拉着李文非得让他讲一讲省城的样子。

    当李文讲到百货大楼,自行车、各种电器和白菜一样摆着卖时,一众小伙子都是一脸憧憬。

    但是憧憬归憧憬,李文知道这群年轻人的归宿只能是,也只有这片土地。他们没有其他门路,这就是农民的悲哀。

    玩了几个小时,等时间差不多了,众人纷纷收拾东西回家,每个人都是那么的迫不及待。

    因为新年初一这一天,只要生活过得去,中午都会整一两个带油水的菜。

    今天李文家也不例外,饭菜也是格外的丰盛。今年过年王春梅还蒸了十个红薯碗子,这东西里面放糖了,没有不爱吃的。

    本来按照当地的习俗还有江米碗子,但这个年代,白花花的江米可没有几个人吃得起,即使在建国前也只有地主家过年才舍得吃。

    不过李文家今年的过年饭已经很丰盛了,三个肉菜、三个素菜、一个汤还有一个碗子,足足八个菜,已经吊打全村了。

    所以吃饭的时候,李文家都是关着门吃的,生怕被别人瞧见了说闲话。

    初一很快过去了,从初二开始李文家就开始走亲戚了。

    渭河县这边的习俗就是家里如果有人去世了,三年过年都不能放炮,贴对联也只能是黄或者白的,不能贴红的。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三年亡灵会回家过年,孝子贤孙如果贴红放炮就是驱赶了。

    而且在这三年里,每到逢年过节,亲朋好友都得披麻戴孝去上坟尽孝道。

    三年孝期死人最大,所以走亲戚时,家里三年内有人去世的是第一个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