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堪报皇庄疏-《大明1521》
第(2/3)页
还桌上刻下了他自己的座右铭:匡扶社稷,忠心报国。
那份刻字时认真的样子还历历在目,丝毫看不出作伪的成分。
现在看这份奏疏,他是在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这自己这八个字的座右铭。
杨廷和忍不住从杨一清手里抽过那份奏疏,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
他还是觉得,这份奏疏有点太犀利了。
“应宁兄,我还是觉得此事还需要仔细斟酌,皇上既然让你清查,不如这份奏疏就由你再重新誊抄一份。
且只写清查情况就好了,这应对的措施未免太过激烈,怕是会引起皇亲勋贵们雷霆反击啊。”
杨一清素知杨廷和做事沉稳,也立刻就领悟到了他这话背后的深意。
但他还是没有采信杨廷和的建议。
“哈哈,公瑾若是连这点都扛不住,我看他以后也不用想进内阁了。”
“应宁兄!”杨廷和忍不住想再劝。
“介夫老弟啊,你要知道当今皇上,不是先帝!”
二杨像两只顶角的山羊,盯着彼此的眼睛开始无比认真起来。
“当今圣上,必是一代圣君,他既然想做这件事,就绝对不会半途而废。”
杨廷和被噎住了。
是啊,他一直以来就有个心病,一个正德皇帝带给他的心病。
总是不自觉的会觉得皇帝不太靠谱,需要内阁去鼎力辅佐,才不至于偏离正路太远。
杨一清的这句话提醒了他,内阁确实好久没有像前几年那么多事了。
“就我这样一个老家伙,圣上都有信心放手让我去做。对于公瑾这样即将出鞘的宝剑,圣上怎么会不考虑到他的周全?”
“介夫老弟啊,我已经六十有九,你也已经六十有四了,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该放手让他们去历练历练了。”
杨一清叹了口气,换了个角度劝道。
“你也是四朝老臣两朝首辅了,不能什么事都抓在自己手里,有些事你抓不住,也该为自己想想后路。”
杨廷和的内心猛然一颤。
说这句话的人,不愧是比自己多吃了四年米饭,比自己经历了更多的坎坷。
皇上自从扳倒张太后之后,确实对自己有些疏远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