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花连月也学着谢雨霏,在另外一个柱子边坐了下来。 花连月忽然说道:“看,银河。” 江南抬头看了一眼,还真是。 谢雨霏抬头望着星空,说道:“要是我们年底通过提前招生的考试,等上了高中,估计连看星星的时间都没有了吧。” 江南叹了一口气说道:“等再过几年,估计城里都看不见星星了。” 谢雨霏忽然说道:“还是小时候在乡下好,那个时候,我和外公外婆住在村里,山里晚上有微风,吹到身上很舒服。” 江南没想到谢雨霏还有这段经历,笑着说道:“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好像都挺怀念农村的。” 谢雨霏说道:“可惜外公外婆已经去世了,我也回不去那个村里了。” 谢雨霏说完,几人都不在说话啊,就那么抬头望着天空。 江南挺享受这一刻,没有中考,没有升学,也没有对未来的烦恼。 第二天早上,黄中海带着徐志高去了县供销社,当面向江东平、王卫东以及张景中汇报了这件事情。 因为乡镇供销社并不在何春峰的管辖范围,所以他没有参与。 张景中点点头,说道:“江主任,从财务的角度来说,我同意大东镇供销社暂时延缓归还欠款,不过大东镇供销社需要向我们县供销社提供一份详细的还款计划。” 徐志高笑着说道:“这个没问题,来之前我们就准备好了,一会会以文件的形式汇报给县供销社。” 王卫东看了一眼江东平,想了想说道:“投资建厂的事情,我觉得我们县供销社暂时不适合表态,因为这毕竟是在平塘乡投资,不过,大东镇供销社企业化改制这件事情,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王卫东这样说,也等于是表了态,就是这件事情,他没法支持。 江东平笑着说道:“这件事情,我看将来的主要投资方是大东镇供销社的附属食品厂,大东镇供销社是次要股东,起码从固定资产的投资上来说是这样的。 后面关于流动资金的准备可以看成是借款,既然是附属食品厂的为主的投资,这样就是你们大东镇供销社内部的事情了,这件事情县供销社知道了,你们回去干你们的吧。” 王卫东一听,这样说虽然有点漏洞,但总体来说,也能说的过去。 王卫东笑着说道:“既然这样,并且平塘乡供销社也没有意见,你们在县供销社报备一下就行了。” 虽然,这样的投资,在几年后算不上什么,但在96年代,还是走了一些弯路的。 得到县供销社领导这样的回答,既在黄中海的意料之外,又在黄中海的意料之中。 不过,这件在王卫东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日后却在所有乡镇供销社引起了连锁效应,为接下来的乡镇供销社企业化改革,掀开了序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