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边关日常-《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2/3)页
金湖城直对克普恰克汗国,而当时大齐兵锋刚刚西征,眼看着是要在西北大刀阔斧的干出一番事业,裴云选择了金湖城,可不就图着战争就要到来。
当初的他未尝不是怀揣着封狼居胥的豪情壮志,赶赴边关军镇的。可而今他来金湖城已经小三年了,别说是马踏匈奴,就连周围的乃蛮部与克普恰克汗国的小摩擦都少得可怜。早年就与契丹人井水不犯河水的克普恰克汗国,在陆齐大军西征之后一度与中国气氛很紧张的克普恰克汗国,去岁都派出使臣向金陵进献贡品,虽然还没有称臣,却也主动表现出了一很谦卑的姿态。
对于陆齐是一个好事,可对于他就坏了。金湖城的紧张气息一遭散去。
裴云现在就觉得,金湖城内的汉人和周遭的乃蛮部人,那就像处在中原内陆的普通百姓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地的种地,经商的经商,放牧的放牧。他初来乍到时候,那种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息是再也找不到了。
而他所在的金湖城与其说是要塞,不如说是个榷场集市更为确切。作为陆齐与克普恰克汗国接壤的几处地点之一,从春到东,几乎每天都会有自克普恰克汗国而来的商贾、牧民、农民来此交易。
茶、大黄、盐、糖、酒、丝绸、布匹、铁锅,从来都是这里最值得信赖的硬通货。尤其是作为新生物的茶叶。
自从陆齐大肆的在草原上宣扬茶砖之效用,靠着陆齐自身过硬的信誉值和茶叶实实在在的功效,后者很快就成为了大草原上最得牧民们欢心的物品。
比丝绸、布匹都叫人欢喜。
中原大量的茶叶也以‘茶砖’这种独特的行事,迅速的输入进北方各游牧民族中。
北方、东北、西北的各少民们,肉奶食品吃得较多,蔬菜较少,而喝茶既可消食去腻,又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时到今日长城以外的大草原上,早就流传起了“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砖茶已成为各部少民生活中的必需品。
且对比大黄它的价格更为低廉一些,因为大黄,尤其是品质优良的肃州大黄,那几乎都是外售,都是通过天方而运去遥远的欧洲的。
没有茶不能解荤腥,没有盐就更不可能生存。而糖、酒、丝绸、布匹、铁锅,则是让牧民们过上质量更优等的生活。那些来自中原来的商人们在给大草原带来生活必须品的同时,亦在汲取着大草原上的无尽财富——羊毛+羊绒+皮革+牛羊角+药材+奶制品+肉干。
这一系列的交易中,羊毛、羊绒和奶粉肉干亦是南北交易中的新生事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