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次陈怀义出事,如果朱元璋想要趁机除掉刘伯温,那自然也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不过朱元璋又看了看刘伯温身旁的李善长,最终还是轻呼了一口气,说道: “此事都是陈怀义的过错,与你何干?” “既然你不知情,就不要把什么过错都往身上揽!” “不过咱想问问,刘伯温,你对封王戍边怎么看?” 刘伯温听到朱元璋的话后,额头上顿时冒出冷汗。 这就是一道送命题,如果一句话说错,就会立马万劫不复。 “启禀皇上,臣觉得封王戍边实乃上上之策,臣对封王戍边没有任何意见。” “臣觉得诸位皇子能够报效朝廷,为朝廷戍守边疆,还能教化百姓,善莫大焉。” “臣已经在奏折上讲述了自己的观点,那都是臣的肺腑之言,不敢有一丝隐瞒,望皇上明鉴。” 朱元璋略带玩味的看着刘伯温,一直等刘伯温讲完,朱元璋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大殿内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之中,刘伯温只感觉度日如年,如芒在背。 稍顷,朱元璋轻笑一声,说道: “听听,这就是咱的御史台长官,说话就是好听。” 场内压抑的气氛随着朱元璋的开口,顿时被打破,匍匐在地的刘伯心中也是一松。 “但是,你们说的这些观点,咱都听腻了。” “难道咱的大臣都是一个观点?那你们实在是让咱失望了。” “朝堂之上,衮衮诸公,竟然还没有咱的太子有见识。” “标儿,去给这些人讲讲,咱为何要封王戍边?” 文武大臣的目光随着朱元璋的话,全都投到了朱标的身上,不知道朱标又有何高见? “父皇过奖了。” 面对百官的注视,朱标微微一笑,温和的声音在大殿内缓缓响起: “不过儿臣的确有些浅见,愿给诸位臣公分享一二。” “封王戍边,实乃是亡国之策!!!” “哗!” 此话一出,底下文武百官,就好似炸开了锅一般,全场哗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