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大明求生记》


    第(2/3)页

    一般每一次院试得“秀才”者为一百六十至二百多名不等,就要看朝廷需要增减。

    此次乙榜放出一百五三人为增广生,加上三名甲榜就是一百五十六人。这个比例还是很大的,全国加起来就会新出三千左右的生员,如应天府人数要比顺天府录取多,南方文人多,读书人多,取士人口相因增多。

    院试的放榜基本跟府试差不多,差役只报甲榜名次,余下中不中榜还得自己去看榜单的,这样一来看榜的人数就会特别多,乙榜的放出,引起了一个高潮,看榜的人不单单只有赶考的考生,更多的却是一些前来凑热脑的人,什么样的人都有,最特别的就数一帮商户人家,另有一些大户人家的管事,这帮人来就是在看,哪一位考生长相、出身、贫富、已婚否等等,要是相中了,就会上前攀谈,“这位相公请留步,请问年龄多少?家住哪里啊?是否婚配啊?”如果回答满意,就会说道:“要是小相公愿意,家有小女可婚配给你。”如果有几家同时相中一人,就会竞争起来,只要这位相公愿意,十里红妆外加田地若干。发展下去,就死拉硬拽而去,这就是“榜下捉婿”了。

    这个榜下捉婿在院试后就是“烧冷灶”,图的就是往后能在乡试中出个名次,此时先下手为强,把自家女儿嫁出去,也有一点赌一把的成份在里面,最差也就是个秀才功名,女儿嫁出去最低不会饿死。所以在院试时前来榜下捉婿的人家都是一些小门小户、中资人家及一些商户。

    如果到了会试时中榜者,这些“榜下捉婿”者身份也会提高,连一些名门望族,大户商贾前来。因为会试中榜后就是进士了,具有官身了。

    由于“翁多婿少”,“挑婿”的凶猛程度无异于“抢婿”,所以民间戏称为“捉婿”。

    在科场选婿者,不乏“饥不择食”者,将习俗所重视的阴阳吉凶、什么生辰八字这些,家世背景等都抛之脑后,甚至是这位新及第进士是否还是单身都来不及考虑。曾有一个新及第的年轻举人,体貌亦不凡,为一权势之家看中,其家便派出十多个壮丁将青年簇拥至其家,该青年既不拒绝,也不逃避,而是欣然而往。不多时,一位着高官袍服的人来到青年面前,问道:“我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并不丑陋,愿意嫁与公子为妻,不知可否?”此青年深深鞠了一躬,推辞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怎么样?”围观众人见状哄堂大笑,随即散去。

    有时年龄也是可以不考虑的。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他并未拒绝,而是作了一首绝句“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科举高中不但意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往往也意味着贤妻美妾、事业爱情双丰。这是因为,“榜下捉婿”会让迎娶高门千金的洞房花烛夜在金榜题名后不久便接踵而至。

    对于这种“榜下捉婿”的把戏,另有一种“榜前定约,榜后成婚”,这个就是“榜下捉婿”的升级版。

    王生家资丰硕,良田千亩,某日,黄生员上京会试,路经王生家庄园,天色已晚求住宿一宿明日就走。王员外尽情接待,分外客气,不想第二天黄书生因连日赶路,染上风寒病倒,无法赶路,只能在王员外家留宿,等待病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