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罢官-《大明求生记》


    第(1/3)页

    正当铁文接受巡按陶鲁的命令,暗中调查粮商时,又发现了不光是粮食,还有茶叶、丝绸、官盐这些商品逃避官税,所指向的大都是坐镇太监,这些宦官其背后不言而喻。

    现在的胡靖更是坐立不安状,面对松江府上下百十官员,谄媚的、送礼的、冷眼旁观的、威逼利诱的,胡靖只有查办权,没有任免权,这些从上而下结成的利益链,把胡靖撇在了圈子外,查一处牵连一片,查一人牵连一串,苏松地区又是门阀世家众多,没几日就惊动了整个应天府。

    急派南京吏部尚书崔恭前来苏松,崔恭字克让,正统元年进士出身,曾任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疏浚漕河,大治吴淞江,民赖其利。升吏部右侍郎,寻迁左侍郎。成化五年转南京吏部尚书,也是一枚官场老油条了,崔尚书为官还算正,为人也随和。

    南京朝廷派了这样一位“高官”说是来协助胡靖办案,其实就是监督,南京作为大明的一个备份朝廷,苏松乃是根据地,出了什么事好第一时间知道。还有崔恭曾任苏松御史巡抚,也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容有差错。

    明朝除了在北京有一套行政班子之外,在南京还实打实地有一份“备份”,明朝开国时朱元璋的目光不是投向北平,而是当时的开封,就连老家临濠都想设为中都。靖难之役促成了两京制的出现。朱棣夺权之后,选择在北京进行登基大典,而当时明朝的都城是南京,迁都计划已不可避免。

    但是由于明朝的以孝治国理念,使得朱棣不敢贸然取消南京作为都城的地位,就这样,明朝开始奉行“两京制”,名义上拥有两个中心。

    朱棣在北京继位之后,仍然选择保留南京的都城作用,原因除了明朝以孝治国的理念之外,还考虑到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以及元朝蒙古人的统治,导致大量汉人南迁,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南移。

    虽然政治功能不复以往,但是其依然可以发挥经济功能。南京作为“陪都”与之前的多都制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都中仍然保存了与朝廷相差无几的行政机构。

    就连官员、太监等职务的设置都相当于“备份”。包括六部、都察院、五府、内廷在内的朝廷机构一应俱全,作为经济中心,拥有这配置是十分完善的。由于政治中心已经迁往北京,所以主要文武官员也迁往北京居住,留在南京的官员人数较少,且职权范围也只局限于南京之内,大多为虚衔,两者权力差距极大。

    南京的官员大多很清闲,可以算的上是养老之地,很多在北京不得志的官员都会被分派到这里,大家其实也心照不宣,来到南京意味着可以养老归家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