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种做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减风暴的威力,甚至将风暴完全消灭。 打个比方。 台风的形成需要大量热量和水汽。 那么,在台风移动或者行动途中,在台风附近投入大量液氮,对大气进行短时间的局域性降温,如此,便可以大幅削减台风的威力,甚至将台风扼杀于摇篮之中。 这种方法,相比较前一种,更加温和,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坏处。ъìqυgΕtv.℃ǒΜ 整颗行星的气候,是一个完美且自洽的混沌系统。 遏制风暴的做法,相当于在这个混沌系统中添加了一个人为的变量。 一次两次或许感受不到什么。 但连续多次的遏制行为,必然会引起混沌系统的反扑,也就是更猛烈的灾害。 一旦超出人为调控的阈值,势必会造成无比严重的后果。 最后,则是最上乘的方式。 借助各种设备,对整颗星球的大气进行“微调”。 通过操纵整个混沌系统,适当地改变原有的结果。 比如。 借助激光和超远距离微波加热装置,或急或缓地加热a区域大气。 再通过少量液氮,适当地降低b区域大气温度。 最后,再将大当量氢弹造成的冲击波当成引子,通过行星大气的作用,不断放大,于指定区域形成风暴,释放行星大气中多余的能量。 和前两者相比,这种方法并不是一味的“堵”,而是更偏向于“疏”。 对于发生周期性全球风暴的曙光星来说,这种方法才是最需要的。 但是, 想要借助行星气候操控系统来完成如此壮举,势必需要彻底掌控行星气候这个混沌系统的运行规律。 这恰恰是难点所在。 想到这边,沈思文转头朝吕永昌办公室的方向,投去了担忧的目光。 虽然他对吕教授的科研能力充满信心。 但想要一个人单枪匹马攻克如此难题…… 是不是有点太为难人了? 但他不知道。 此时,吕永昌身前的全息投影中,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