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别说这种原创稿,就是模仿《赘婿》,续写《赘婿》的稿子,他家都有好些人上门投递。 叶延那本《家有福妻》,也有了同类题材的小说。 余伙计常年站柜,也有眼光,他当即把这事给二少爷传过去。 说:“一下开窍了一样。” 二少反应暂且不提,云程拿着炭笔稿纸,也有了新计划。 科举淘汰率高,多的是读书人能拿笔杆子。 他有脑洞,书生们有文笔,如果能够达成合作,那他不就等于开了个工作室?或者说是出版社? 只是当下的书斋经营是一体的,从刻印到成书售卖,就差在下头在接一个造纸作坊,就能自给自足。 会收稿,还会请才子写稿。 他开工作室,是不是跟杜家生意冲撞了? 而且他不善经营,叶存山又忙。 晚上云程给叶存山说这事,“你看可行吗?” 叶存山重点错:“元墨也过稿了?” 云程:“……还不知道,我看他写得挺好的,应当没问题。” 叶延的《家有福妻》是云程代为投稿,实际内容是等到书籍发售以后,云程才知道内容,早前没机会看,叶延也藏着没说。 比起这本,元墨的确算是天赋流了。 毫无天赋的叶存山:“……全天下的书生都会写小说?” 于是云程知道了,今天这话题没法聊。 他哄人,“你不能这样想的,你之前写稿,愿意研究当下流行什么,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是对……” 叶存山不听安慰,还给云程一碗毒鸡汤:“努力错了方向,等于无用功。确实有人天生适合写这个,比如你。” 比如元墨。 他不乐意把元墨的名字跟云程摆一块儿,心里泛着酸,琢磨着等院试结束,他怎么都要悄摸摸写一本爽文出来,到时就用云程的笔名发。 想完,叶存山立刻否认。 不行,云程现在已经有点名气了。 万一他写得太拉,还要被读者骂。 叶存山便又想了个新笔名:云山先生。 然后跟云程聊正事,“可以开啊,可以看看能不能合作。” 一听合作云程眼睛就亮了,“我喜欢有人管着我,给我分配活!” 叶存山:? 你这种人真少见。 他立刻就开始使唤,“过来,给你家夫君捏捏肩,捶捶背,揉揉头,按按手。” 云程给他一巴掌,“行的吧?书斋不要人审稿么?我可以去啊,还能给人提修改意见!咱们也不用出钱开铺子,也不用自己经营,回头拿月钱……” 叶存山阻止他的危险想法,“拿月钱,你真做慈善呢。” 云程懵懵的,毕竟编辑的工作,不就是月薪吗。 叶存山不做商人很可惜,他说:“抽成。” 云程半晌无语,觉得亏心,“人家写稿也很辛苦……” 叶存山:“你喝露水就能把日子过下去?” 云程沉默片刻,想起来编辑工资里的一环,确实有作品销售提成,只是很少罢了。 他说:“那少要一点吧?” 要多要少,都是在杜家书斋愿意聘请他去当这个编辑,要他审稿,给书生们提意见的基础上。 叶存山表现出对利益的看重,却也不抗拒跟杜家书斋合作。 他比云程见得多,外头许多生意好的铺面被人挤兑垮,被贵人低价收购。 杜家上头有礼部尚书在,他家一向对书生好,不仅仅是蔚县本地,外地书斋分号一样,这种善缘累积下来,万里挑一出个当官的,都能维系交情。 卖书又贵,价格都是以两算,别人才不管背后成本多少,只看卖价,到时眼红起来,他跟云程招架不住。 能合作最好。 说着稿子,叶存山也有话给云程说:“咱们县里另外两家书斋,特别是万书斋,来找我好多次了,当我是《赘婿》作者,已经加价到二百两一册,要我把余下的稿子给他家。” 云程不要,“跟画大饼似的,万一我后头因为挨骂,心态崩了,也跟着外头模仿的稿子一样的写,写妖女神女,他们还能挣钱吗?” 别到时候杜家书斋得罪了,另两家也说这稿子不值价,一手好牌烂打。 叶存山觉得云程这点挺奇怪的,看起来没什么心眼儿,实际说起这些弯弯绕绕,他又能懂一些。 云程挺挺腰,“我不懂这个,我还不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啊?” 叶存山抱着他一阵笑。 年后日子过得快,事业起步后,分神关注外头,时间就过得更快。 云程的《赘婿》在蔚县开始发行这天,叶存山到了月底休沐日,这之前又经历了一场月考。 同时,县里贴榜,公布了今年的县试日期,在二月中旬。 按照往年惯例,县试结束公布成绩后,会再贴榜通知府试日期。 叶存山说可能四月院试,也是要看提学大人会不会在这期间到他们居安府,若来的话,今年就是连考。 府试过后接院试岁考。 新生考秀才,老生考评级。 过了岁考的新生,得秀才功名。 排末次的老生,取消秀才功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