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农门贵子》


    第(3/3)页

    但苏杭没有把心里话说出来,说了也没用,恐怕还会引起原主父母的反对。

    原主父母一辈子种地,卖一辈子的烧饼,心里头是期盼着儿子能够科举入仕,青云直上的。

    所以在没找到另一条出路之前,苏杭是不会说出“不想读书了,想换条路走”这样的话来。

    “好的,爹,我记住了。”苏杭先答应着,先在书院里呆着,再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的机遇来。

    苏老头看苏杭如此听话,忍不住和苏老太相视一笑。

    苏杭则专心干饭,这个腌渍的胡萝卜特别好吃,酸甜清脆,一咬还格蹦格蹦的,就着米粥吃,非常下饭,苏杭忍不住多吃了些。

    看着父母和妻儿在认真地吃饭,三道清淡的素菜,被父母妻儿吃出来山珍海味的错觉来。

    苏杭忍不住皱眉,他是个无肉不欢的人,冷不丁的吃一回素菜可以,但要是天天这么吃,他的胃可受不了。

    所以,一定要尽快搞点钱改善一下伙食。

    吃过饭之后,苏老头和苏老太就在为明日卖烧饼而揉面。

    这一阵子只能苏老太去县里卖烧饼了,因为苏老头要忙着春耕了。

    聚贤书院的束修是一年交一次,今年刚开年,书院那边的文书已经在催苏老头交束修了,一年要五贯钱呢,苏老太卖一年烧饼的收入才三贯钱,地里的粮食纳了税之后,除去自家吃的,只能卖到一贯钱。

    因此苏老头就经常出去给人帮工。

    日子过的也紧巴巴的。

    封阿乔娘家也没有给封阿乔准备嫁妆,封阿乔是空着手嫁过来的。

    而且娘家那边要的彩礼也少,平时庄户人家要彩礼都是五贯钱,封老汉向苏老头只要了两贯钱,因此封阿乔零嫁妆嫁过来,苏老头和苏老太也没有什么异议。

    看着阿舅和阿婆都去做活了,封阿乔把锅刷完之后就进柴房去织布去了。

    一想到相公明日一早就要离开,封阿乔忍不住落了泪。

    苏杭看大家都有事做,也不好意思闲着,便出去走走。

    苏家村很小,大约只有五六十户人家,春耕在即,村民们在河边忙着磨农具呢。

    看到苏杭过来,大伙儿震惊了,毕竟很少见苏杭来这田地里。

    “苏杭,昨晚如何啊?舒不舒服?”隔壁村子的葛二旺嘻嘻笑着揽住苏杭的脖子。

    苏杭的脸刷一下红了。

    “这有什么好害羞的,怎么跟着女子似的。”葛二旺揶揄道。

    苏杭翻了个白眼,问这种问题,你礼貌吗?

    在田间地头散了散心,苏杭就回去了。

    想到明日苏杭就要回书院了,苏老太和封阿乔就在给苏杭准备行李。

    想起相公爱吃这个腌渍萝卜,封阿乔就多拿了两坛放进相公的包裹里。

    当天晚上,苏杭躺进了被窝里,封阿乔的脸色发红,不敢直视相公。

    苏杭今晚不想做那事,本能地,不想碰封阿乔。

    “睡觉吧,我明天还要早起。”苏杭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封阿乔轻轻“嗯”了一声,悄悄地靠近了苏杭,听着苏杭的呼吸声,她也渐渐入眠了。

    次日一大早,苏老太和苏老汉就都起来了,封阿乔早早地煮了粥,让苏杭就着腌渍萝卜吃了两碗垫垫肚子。

    苏杭要走到村口,坐一下过往的驴车到镇上,从镇上的荷塘那边坐船去县里。

    苏老头和苏老太万般叮咛,要苏杭照顾好自己,好好读书。

    苏杭都一一应了下来。

    封阿乔的眼睛红了。

    “相公……你在外面要吃好睡好,我在家里等你回来,你不要去勾栏瓦肆,一定要好好读书。”

    苏杭点头,这个妻子挺好的,于是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

    不一会儿,葛二旺驾着驴车就来了,葛二旺家里是杀猪的,富足一些,买了个驴车做代步工具,顺道儿拉人赚点小钱。

    “大伯,大娘,你们放心吧,我拉人有保障,保准把苏杭顺利拉到县里。”葛二旺跟苏老头他们打了个招呼。

    苏杭坐上了驴车,跟父母妻儿摆了摆手,父母妻儿一直在望着苏杭。

    直至驴车淹没在了清晨的薄雾中……

    苏杭心里仿佛也被感染了一般,一些离愁别绪在心头,既然借由原主的身子重活一世了,那就好好的活着,并善待原主的亲人。

    苏杭收回了思绪,看着逐渐清晰的道路,心里燃起希望。

    县城,书院,

    我,苏杭,来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