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南士子-《大明测字天师》


    第(2/3)页

    北方士子的愤怒瞬间到达了巅峰,他们不顾性命地冲击上访,跑到当时士子们的娘家——礼部大门口去喊冤,状告考官舞弊,朝廷不公!

    而这愤怒的火

    焰也同时点燃了朝堂里的北方官员们。他们比士子们甚至更敏感,因为在朝堂上,老乡是一笔非常宝贵的政治财富!

    那帮南方人搞不过我们,就去搞我们的后辈,想要让我们在大明的政治血缘上断子绝孙啊!然后他们好欺负我们这些政治绝户!

    于是,所谓的科举舞弊案一下就成了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严重威胁到了刚刚成立的大明王朝。

    朱元璋也火了,立刻成立调查组,调查科举舞弊一案。

    他本来以为,按照概率算,这种结果肯定是有问题的,就算主考官刘三吾德高望重,不会有问题,没准会有其他人搞了点小动作。

    没想到调查组一番调查后,拿出了大量的证据,证明整个考试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没有问题。

    更有人私下推测,是朱元璋刚搞的蓝玉案,杀了很多北方官员,导致北方士子中真正有学问的都不愿意来参加考试了!

    但这样的结果,别说北方士子和官员不接受,朱元璋也更没法接受。怎么着?调查来调查去,责任竟是我自己?

    所以朱元璋直接宣布本次科举确实有舞弊,不但有舞弊,而且舞弊就是为了替蓝玉一案泄愤出气。

    这个罪名一定,整个考试小组大祸临头,除了刘三吾因为德高望重,名气太大,被判了流放外,剩下的人几乎都被朱元璋干掉了。

    然后朱元璋废除了本次科举的成绩,又组织了一次考试,录取

    了更多北方士子,这才将这场匪夷所思的科考舞弊案平息下去。

    这次案件,历来史学界主流的声音,都认为考官们是冤枉的,是老朱为了稳定朝局推出去的背锅侠。

    但历朝历代却很少有替这些人鸣冤的,因为这里有个深刻的道理:当一件事巧合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时,被巧合冤枉的人也就显得不那么冤枉了。

    比如你出差忽然回家,刚好看到隔壁老王在你家卫生间里洗完澡,且只穿着条内裤。

    老王再三告诉你,他真的是你媳妇请来帮忙通下水道的,因为怕弄脏了衣服,所以把衣服都脱在外面了。

    也因为通下水道弄了一身的脏东西,所以不得不洗了个澡。现在问题来了,你信不信?

    老王真的可能是冤枉的,你妻子能证明,甚至下水道里掏出来的头发也能证明,但你能信吗?

    从那之后,大明的科举就分成了南北榜,也不用彼此竞争了,朝廷定好比例,你们只跟同区域的竞争就行了。

    朱元璋稳定了局势后,也觉得对隔壁老王痛下杀手有些不好意思。考虑到当时南方的平均文化水平确实比较高,因此定的比例也偏向南方。

    比例大概是四六开,北四南六,南、北方士子和官员都能接受,由此科举考试进入了一个和平竞争的时期。

    但这次嘉靖开恩科,一来鞑靼人围城,南方士子来参加的确实人数少;二来这个恩科大家心知肚明,是嘉靖

    为了悼念萧风的,而萧风是个地道的北方人。

    因此考官在录取时微调了比例,以五比五的比例录取了南北方的士子,此时这三个南方士子,气势汹汹的,就是责问萧风,为何朝廷要坏了规矩!

    萧风这才明白赵文华一直强调他是代表朝廷的险恶用心。

    若是他闭口不言,或者顾左右而言他,那等于是在江南百姓面前,默认了朝廷这次欺负了南方。

    若是他开口解释,那无论解释多少客观原因,南方士子都会有一句话等着他:“当初我们五十一人全部上榜时,你们怎么不说是客观原因呢?”

    萧风叹了口气,忽然回头看向礼部尚书:“尚书大人,这是礼部该管之事,不知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呢?”

    礼部尚书一激灵,顿时脸上冒汗,苦笑着连连向萧风作揖:“大人莫要玩笑,下官身在南京,如今朝廷科举都归京城礼部管辖,下官实在无话可说呀。”

    萧风也知道礼部尚书此时是绝不会主动接锅的,他问这一句,也是告诉礼部尚书,老子是在替你背锅,你心里有点数!

    “三位士子,恩科并非常规科考,是因时因事而增加的,当初朝廷定下的比例,并未明确声明,恩科也包含在内。”

    “大人,可历来的恩科,也一直是按这样的比例啊,这你又如何解释呢?”

    萧风笑了笑:“哦?一直如此,就是规矩了吗?那只能叫习俗,或是常规做法,和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