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另类朝贡”反向“文化输出”-《天地任我行之二》


    第(2/3)页

    当然了,明朝也不会有意区别对待,毕竟来者皆是客,便让“礼部”按照“朝贡国”的相应等级礼仪去执行即可,無外乎花双倍价钱将“外番商贩”的货物收购,或征求“外商”意见后,用其需要的大量中国商品兑换。

    接下来,便是婚庆大典了。在紫禁城门外的“天安门”城楼上,崇祯帝与自己的九位后妃以及朝中文武大臣们正兴趣盎然,看着来自“坤宇万国”的“藩属国”和“朝贡国”的使者们列队出席,将各自贡献的“方物”所折算成的白银数目,用朱砂笔墨写在一张张洁白宣纸上,并被裱糊在一个个木板做的“人形靶标”上游街。

    此乃“朝贺礼钱”,让“天朝上国”官僚”阶层有机会看了之后好自我陶醉,殊不知朝廷却为此双倍给付,简直成了“冤大头”!不过,此时空的“崇祯朝”最不差钱,所以就鼓励“外商们”在中国境内大肆消费,因为这些钱都是“重晶石”被法术幻化而成,有效期最多十年,却能通过“万方来朝”拉动市场需求以刺激经济发展。

    崇祯帝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其脑袋里拥有了“诺贝尔”的全部记忆,自然懂得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根本无法与“商业资本主义”竞争!于是,他想让这三年来能借助“朝廷新政”而实现温饱的广大百姓,将自己家的余粮、麻布、禽畜、各种手工艺品等拿到市场上卖钱,以平衡物价,免得造成通货膨胀!

    由于崇祯朝“新政”敢于打破“太祖高皇帝”制定的各种“束缚人性”的条条框框,并别出心裁地使出“金钱万能”的手段从“官宦世家”、“乡绅豪族”、“地主豪强”等利益集团手中强行回购土地作为“官田”发给底层百姓耕种,同时还将“赋税”大幅降低,不仅安置了大量流氓并稳定了社会秩序,而且使百姓脱贫后奔上小康。

    於是,赶上这一波“皇帝大婚”所带来的“商业契机”,那些蜂拥而来的外商们尽管只踏足了沿海地区和内陆的“大城市”,但也被明朝百姓们空间高涨的买卖热情所感染,于是在观礼过后买买买,反正自己有的是“钱”!不过,在这些使团中,最善于猎奇的还是西洋各国,因为他们看到了“火轮机关车”与“火轮机关船”。

    这些西洋外番们纷纷花钱上车或登船,并在亲自体验了这种不可思议的运载工具后,皆啧啧称奇,希望明朝官府能出售一些“样品”给他们拿回去研究以便仿制。但崇祯帝得知此事后却将计就计,让兄长当着万千使团的面,施展分身法术现场制造车船,以此来巅峰洋人三观,让其顶礼慕拜,并怀疑自己的信仰。

    于是,崇祯帝趁机介绍中国文化,因为中国古人眼中,人生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不过,住在紫禁城中的明、清皇帝们既不需要金榜题名,也不会流落异乡。

    但是,皇帝老子们也得经历人生中的“洞房花烛夜”,毕竟婚嫁传承体现“孝道”,“百善孝为先”所使然。

    雖然普通老百姓结婚仪式图的只是喜庆,但主宰天下的皇帝老子们结婚,定然需要走一些特殊流程。

    早在西周时期,由周公之礼演变来的《礼记》,就确定了从“议婚”到“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步。这其中必须要求“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才能有效。

    所谓“纳彩”就是男方家请媒人(媒婆)去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家答应议婚,则男方家必须备礼前去求婚;“问名”,则是男方家请媒人(媒婆)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以便测算男女双方结合是否合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