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科研同盟-《非战时特别行动小组》
第(2/3)页
当年纳粹德国的合作对象,就是天河市的辜氏家族。
那个时候的神秘东方大国,正经历过一段属于自己的文艺复兴时代,因此以书香世家著称的辜氏家族,正是人才辈出、百花争鸣的大好景象,他们一方面为求家族的枝繁叶茂,一方面为求国族的强大复兴,于是热中在不同领域出钱出力去与各方进行密切合作。
与纳粹德国的合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所展开。尽管纳粹德国与日本之间的同盟协议在一九三六年五月便已签订,但是当时签属的协议是以**产国际为主,因此并未对纳粹德国与辜氏家族的合作造成影响。
直到一九四零年九月,德国、意大利、日本三方在柏林共同签属的《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纳粹德国与辜氏家族的合作才告一段落。
即便如此,起始于一九三三年的纳粹政权,也已经与辜氏家族有了六、七年的实质合作关系,而这六、七年之间的合作,也正是辜氏家族最为风起云涌的一段时间。
当年的辜氏家族族长,辜劲松,虽然已经年近七十,仍是热衷于各种实业的创办,经常周游于世界各国,希望为自己的国家引进世界上的先进技术,也就是这样的背景,让他第一次见识到德国坦克,也因而立誓要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出这个能在战场上无坚不摧的怪物。
虽说当时的神秘东方大国早与德国政府有着密切的军事合作,并透过他们为自己的国家建置现代化的陆军,但是辜劲松知道德国与日本之间的同盟关系,总有一天德国终将因为这件事与自己的国家分道扬镳,为此,辜劲松便指派他的长子辜同勋前往德国明查暗访,寻找得以长期合作的科研伙伴。
当时默默无闻,为了寻求科研赞助资金却四处碰壁的兰多博士,就这么走进辜同勋的视线。
辜同勋本身就是个留学美国的物理学者,因此对西方的学术环境颇为熟悉,尽管他知道兰多博士主张的学说不为学界主流所接受,他仍是对兰多博士伸出橄榄枝,诚恳真心的邀请兰多博士去到天河市主持科研计划。
对当时的局势环境来说,古老的东方大国并不是这些科学家的可能选项,一方面是长期以来动荡不安的政治与社会局势,根本就不适合科研项目的发展,尤其是经济能力的薄弱,完全无法支持任何一个有规模的科研项目。
另一方面,当时的教育普及程度尤为落后,即便有些识字的读书人,多半都是之乎者也的掉书袋学究,根本没几个能够共同参与科研项目的人才,完全无法提供正常科研项目的必要支持。
雖說如此,无路可走的兰多博士还是答应了辜同勋的邀请,带着他的几个学生与好友,千里迢迢的从德国柏林来到一万公里外的天河市,展开当时少有人知悉的量子科学研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