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几乎是1:的面积置换,华亭中医药大学绝不可能拒绝,无非就是多等一年搬校区的问题。 华亭地方也不可能拒绝,毕竟当初划地盘给华亭中医药大学的时候,哪里知道后来这里会变成电子工业港? 当时也就是随手在偏远地区随便找了块空地。 现在看来,电子工业港里面出现一个中医药大学,怎么看怎么都不顺眼,他们是巴不得这么换的。 电子工业港园区里配套的医院,復旦大学附属的中山、华山、金山医院,哪家不比中医药大学的曙光医院强? 至于復旦损失的面积,那就更不可能存在问题了。 復旦大学和中医药大学,地位是不一样的。 復旦的学生,在张江安家工作的几率,远高于中医药大学的学生。 这些都是城市争夺的真正人才。 地方上,不会让復旦大学在换地上吃亏的。 这个方案,确实比自己原本提出的方案,在操作层面的可实现性上要强上太多了。 多方共赢。 王德超拿起铅笔,沿着川杨河画了一圈,“川杨河北岸至高科中路,是復旦大学张江校区的范围。其周边,是企业的所在地。 川杨河南岸,也就是復旦大学对岸,与学校隔岸相望,我个人觉得,是适合炎黄集团拿地的。这方面,学校可以对你,这个復旦大学的学生,进行支持。 炎黄拿地的时候,可以再往南退上几十百来米,沿河的位置……復旦愿意和社会各企业共同修建一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园。” 卿云听懂了,这是用一条河,将復旦大学和炎黄集团实现了物理隔离。 这个方案,与之前他所提出的类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相比,关系是自然生分了许多的。 但復旦大学在南岸的这个孵化园,镶嵌在二者之间,又形成了一个关系连接的纽带。 地图上看起来的隔河相望,偏偏又互为邻居守望相助,对卿云实质上蹭復旦大学牌子的目的,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而且还不容易被人诟病。 甚至,卿云还可以在復旦大学东边临路的金科路与李冰路之间自然形成的三角形地块上面,修一个復旦炎黄职业学院,疯狂的蹭名声。 实质重于形式,卿云果断的点了点头,“全听校长安排。” 王德超笑了笑,“这也是你应得的,你之前提出来的云缦基金、卿云计划、天使投资,对学校帮助很大。” 卿云眨巴眨巴眼睛连连表示这是他应该做的。 “至于你提出来的復旦和炎黄共建学院的事情,我是这么看的。 当初,和復旦达成协议的是top集团,而非炎黄,既然top集团已经没有履行协议的能力了,自然合同便终止了。 所以,復旦和炎黄共建学院的事情,并不存在合作的基础。” 王德超的话,将苏采薇给彻底惊着了。 要是王德超不说,她都不知道,卿云还有这样的狼子野心。 不过石广勇却是一脸古怪的望着老校长。 他没get到老校长的点在哪? 民办高校,收费自然就不是公办大学那种赔本的方式了,学校是要赚钱的。 在他看来,和炎黄共建学院,对復旦来说,无非是派点教师,而后赚取管理费和经营分成,这是十分惬意的事情。 卿云笑了笑,“老师的工资,炎黄全部承担。” 这话一出,苏采薇乐了。 她要不要也去兼个职? 王德超却皱起了眉头,有些生气的模样,“小卿总!这不是钱的问题!” 如果是其他人,卿云绝对回一句,“凡是有人告诉我这不是钱的问题,那一定就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 但一个著名的乞丐校长这么说…… 那可能真就不是钱的问题了。 因为王德超今天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反对公立高校的教育产业化。 卿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王德超咳嗽了一声,“民办公助的教育理念,復旦大学可以对口进行帮扶,但是炎黄和復旦联名,已经过了窗口期了。” 就在云帝还在思索为啥是已经过了窗口期的时候,忽地福至心灵的想起了什么,不由得多看了旁边这个腆着肚子的老校长一眼。 随后卿云闭上眼睛想了想,而后探寻的开了口,“您觉得,如果炎黄集团与一所藤校,或者腐国的一所……q排名前100的学校,一起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怎么样?” 王德超的嘴角微微一翘,“依我之见,如果是这样,炎黄集团就不太够格了。” 卿云点了点头,心里彻底通透了。 职业教育,復旦丢不起那个脸的同时,似乎也是国家并不允许它降低顶级名校的调性。 而中外合作,与世界名校合作的同时,还能收取高额的学费,这就可以了。 有个笑话,华国教育部从来没有承认过教育产业化,全是经济学者提出来的观点。 至于为啥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到00年扩大了四倍,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98高校,从00年后,再也没有扩招过。 事实上,大学录取率的提高,只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 将原本应该读完三年中专便涌入就业市场的人群,换到了高中-大学这个七年模式里,以平滑释放就业压力。 后世甚至还开启了‘高中-本科-硕士’10年模式。 一个冷知识,03年,部分地区的高校该年硕博毕业人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 卿云一脸戏谑的问着,“比如炎黄-復旦-斯坦福微电子学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