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像清实明-《天下寻珍》


    第(3/3)页

    向北寒又扫了一眼在杨起荣和邓炳伦两位老师手中鉴赏的造像,谨慎地说道:“从做工和包浆上看,我判断应该是清早期的。”

    李肖点点头,又微微摇摇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但不对。”

    从邓炳伦手中接过造像,李肖继续说道:“这尊‘降阎魔尊’,身后披帛,身体裸露,左手持绳索,右手举骷髅棒,项戴人头串,串上人头一直垂于胯下,胸前和背后佩戴穿璧式璎珞,满身并饰以璎珞及臂钏、手钏、足钏等,做够极为精细。尤其是头上如同火焰状的头发上,还施以矿物质颜料。虽然有的地方剥落了,但从残留的色彩上看,当初是非常艳丽的。”

    “都说‘粗大明’就是物件的做工粗糙,不细致,可这话不完全对。‘粗大明’并不是说器物做的粗糙,而是形容明朝物件的加工工艺追求粗犷豪放风格。往往是寥寥几笔线条就能把人物相貌表情,或者是动物的神态交代的栩栩如生。”

    “可明朝也有做工精细的东西,尤其是官造的就要求的更精细了。这尊‘降阎魔尊’就是明朝中晚期宫廷下旨监制的。”

    一听说这尊“降阎魔尊”是明朝的,向北寒既高兴又失落。高兴当然是因为造像越老越值钱,失落的是自己判断出了问题。这还是向北寒自从接触古董文玩后第一次走眼。

    看出来向北寒流露出失落气馁的表情,邓炳伦赶忙接口说道:“小北!你这次并没有走眼。这明清两朝本身就紧挨着,两朝交替的这段时间,说来很长,实则也是一瞬间。在这个过程中,从事手工艺术的工匠能帮明朝的皇上做物件,同样也能为清朝的主子效劳。所以说,能够把如此模糊的时间断代说清楚的,除了像老李这样上手过眼了成千上万件同类造像的人之外,其他人是很难做到的。”

    “而且这还是一尊藏传佛教的造像,很有可能是由同一帮喇嘛工匠所制。”

    邓炳伦的话让向北寒原本憋屈的情绪豁然开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