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了,张汉吾这么大气的设宴,也和今天进城有关。 之前他们出于经费的考虑,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儿花,哪敢办什么庆功宴,有那个钱多换点粮食他不香吗?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县里已经同意承担打井的所有费用了,那张汉吾自然就没有啥顾虑了! 反正伙食费也属于打井的正常开销,花多少县里都给报销。 因此今天从县城回来的时候,张汉吾便一下子采购了两百斤白面和两百斤大米,还买了50斤猪肉。 没想到,这些食材刚买回来就派上了用场,真是巧了! 下午五点,二号井这边测试水量的同时,打井队的主要同志以及村民们都聚集到了一号井附近。 现在他们要为一号井下井管儿! 井管儿的作用就是保护水井,防止水井内壁坍塌或者是被其它外力所破坏,比如说洪水、泥石流等等。 总而言之,井管儿对于机井来说非常重要。 此时,数十个直径将近一米的水泥管已经被抬到了一号井附近,现在就等打井队的同志们一声令下了。 对于如何将这些笨重的水泥管下放到机井里面,所有人都充满了好奇。 毕竟这玩意儿一个就有一两百斤,几十个一起下去,确实不大容易。 因此,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看热闹! 看看准备工作也做的差不多了,郭童当即命令打井队的同志们架起两个粗壮的铁制龙门架,而后将两根钢丝绳穿过龙门架,并对折起来。 而后,他挑选了四十多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和战士上前帮忙! 两根钢丝绳4个头,一头10人。 紧接着,便是让人将第一根井管儿搬过来,竖着放在两根钢丝绳上面,而后慢慢将水泥管儿下到井里面。 实际情况就是用两根绳子兜底,然后将预制的水泥管儿放入井里面。 看起来似乎挺简单的,但是下井管儿不同于其它的,它不能一根一根的下。 而是需要将每一根井管儿连接起来,重量是叠加的,这个才是关键。 第一根井管儿下到四分之三的时候,郭童让人将第二根井管儿抬过来,然后放到第一根上面。 这还没完,还需要裹上防水塑料布,卡上竹条,并用铁丝绑好,随后慢慢下放。 接着便是第三根、第四根,以此类推。 而越到后面,钢丝绳承担的重量就越大,拉绳子的人就越是费劲儿。 幸好有这种特制的龙门架,上面的卡扣可以削减一部分的重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