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科夫帕克的大军将要直奔布克察,当地的那点守军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根本一无所知。 他们不知苏军要来,苏军同样也不知道布克察村敌人的底细。 至少苏军有理由相信,自己绝不会遇到什么强筋对手。毕竟那是个小村子,能有多少驻军? 卡夫帕克估摸着,敌人有一百人就顶天了,未来的战斗将迅速结束。唯一的麻烦是,该如何找到森林中隐藏的那个集中营?除非了占领村子时,能抓到几个知情者。 八月二日早晨,世界陷入浓雾中。大雾弥漫的世界,谁都不能看清十米开外的人影。 “真是见鬼!这该死的雾!” “兵团长,您应该高兴!”政委鲁德涅夫的心情很不错,他指出:“有了这场雾,说明不会再下雨了。” “是吗?可是这雾和雨又有什么区别?我醒了,我的衣服也就被雾气浸湿!” “也许再等上几个小时,太阳就会出来。听着,至少在雾气散去前,我们没法全军行动!” “不!我们必须行动!”科夫帕克并不打算磨蹭,在以前的战斗生活,部队不也遇到过大雾弥漫么?队伍因此受阻了吗?” “我们不要继续在林子里穿梭,我们直接找到那条林间路,沿着既定方向走,害怕找不到布克察?” “可是,您得先找到路!” 科夫帕克着急想完成行动,毕竟现在的部队不比以往,因为数百人的伤病员已经成为巨大的累赘。部队战斗力降低不说,继续磨蹭,势必有更多人生病! 他捋一把山羊胡上的露水,执意麾下的侦察队,冒着大雾去找路。 然而,韦尔希戈拉真的找到了林间路,悲催的是他们找不到回去报信的路! 整个兵团无可奈何的一直耗到了早晨八点,才真的找到了那条路,部队恢复了行军。 近四千人的队伍,大部分士兵排着两列纵队走在曲折的林间路上。关于行军阵型,巴尔岑这个顾问进行了一番规划。 所有的伤病员和担架手,以及兵团的指挥中枢、医疗兵、战俘和被解救的平民,都处于队伍的核心。队伍的两侧和尾端,皆有两个连规模的战士护卫,也作为警戒部队。 巴尔岑将麾下得力干将托科夫所辖的二十多个精锐老兵,暂时划给韦尔希戈拉的占察队,他们脱离大部队超过两公里,于前方探路。 他深谙司令的意图,所以没有把娜塔莎和伊戈尔编入先锋,他估摸着,仅靠托科夫就足够了,再说那个老哥萨克韦尔希戈拉也是个精锐毛子。 一群粗俗的男人,拎着各式的轻武器在森林中疾驰。在他们的身后,便是因为有着大量伤病员存在,而行动缓慢的大部队。 根据被俘的德军士兵,和被解救的女人供述,从图罗夫到布克察村,足有近四十公里的路程。 考虑到八月一日部队撤走时通过了戈伦河,苏军有走了两个小时,科夫帕克因此认为自八月二日部队再度出发,距离目标就只有三十公里。 若是在以往,一天内奔袭而去,三十公里的旅程丝毫不在话下。 还是因为伤病员的问题,部队不得不速度放缓。大部队不可能一天就抵达目标,倒是先锋部队可以尝试一下直接攻击。 中午十二点,无论是先锋还是大部队,皆停下来休整。 士兵啃食着早晨提前烤好的土豆,也有的啃着缴获的面包。科夫帕克为首的军官聚在一起,其本人阐述了自己的战术想法。 “韦尔希戈拉和284师的部队加一起有近四百人!干脆,就让他们直接打下布克察村算了。我就不信,德军还能安置重兵防卫?” 他的大胆计划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巴尔岑也支持大胆行动,只是在细节上有些异见。 “那个德军战俘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新,还有那个女人的话,毕竟那女人在战争爆发后就在没有经过布克察。村庄究竟是什么模样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还需谨慎,我们必须做出一套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您担心敌人的兵力?”鲁德涅夫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