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尼古拉耶夫斯基叹了口气,旋即又挺起胸膛:“听闻您是来送一些图纸的,据市长说,是一种新型轻机枪。” “是的。” 通过眼神示意,格里申科麻利的将图纸奉上。 杨明志赶紧说:“您快看看吧!我希望您能立刻开始生产,争取在三天时间内,把我需要的零件造出来。” 刚刚还有些愁苦的尼古拉耶夫斯基,看到图纸后,整个人进入一丝不苟的状态。 他还从抽屉中拿出老花镜,仔细的端详整个图纸,之后又看着工艺卡片,和图纸进行比对。 他虽然年纪大了些,头脑依旧好使,例如几天前生产突击步枪,相关图纸的许多细节,他记忆犹新。 调动起记忆再比对现有的图纸,十分钟过去了,他得到一个非常清晰的结论。 “亲爱的将军,看来您所谓的班用机枪,就是您的突击步枪进行的机枪化改造。不,应该是一种技术性修改。” “没错。”杨明志笑了笑,“我几乎就是围绕枪管进行修改的,大部分地方是没变的。尤其的枪匣部分,您还是用老模具老方法冲压。至于那些地方进行了调整,图纸上我都做出标记。我想,经验丰富的工人们会完美的落实图纸工艺。” “他们的确会贯彻落实,现在说说要紧的事。将军同志,您希望我们多块完成生产?” “我刚刚已经说了,三天时间内完成。” “三天?不,太漫长了。”尼古拉耶夫斯基绷着嘴,毫不客气的说:“现在我必须告诉您一个现状。由于上级提高了下个月的产量任务,我不得不从现在开始就调整工人的工作时间。本月我将超额完成任务,多生产的冲锋枪将囤积到下个月,从而减少下个月工人们的工作强度。” “妙啊!妙啊!” “所以,您的图纸已经在这里了。等过了晚餐时间,上夜班的同志开始上岗,他们照着您的图纸就能立刻生产。” “哇?!这么迅速?” “当然,还是那几个班组负责您的新枪零件生产,他们已经有了经验,生产速率将是极高的。您觉得如何?我觉得,可能一夜过后,到了明天早晨,还是二十套零件,我将差人送到您的设计局,您看如何?” 现在看来,这个尼古拉耶夫斯基早就做好了准备。对此杨明志还能怎么表态?他也只得高高兴兴的敬个军礼,以表尊敬。 看着杨明志的眼神,尼古拉耶夫斯基如同老父亲般看待这位年轻的将军,他站起身,干瘦的身形一样显得厚重可靠。 “走吧将军同志,我现在就把您的图纸发给相关班组。如果您不介意,请随我下车间。” “好啊!我正想再参观一下呢。” …… 全新的图纸发放下去,得知又是别列科夫的新枪,负责生产的车床班组在亢奋之中,向着杨明志做出承诺。 每一台冲床或者铣床都有一个班组负责,尼古拉耶夫斯基对现有的班组又进行一番突击改编。 改编的目的只有一个,所谓人可以睡觉机器不能停,而几天前,到了深夜部分机器是关闭的。 原来的两个班组合并一个,每个班组又分成白班晚班,从而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 困苦的时期,大家待在充满噪音也非常温暖的大厂房内,这里只有机油味和噪音为伴,密闭的厂房就仿佛一个独立的世界。站在这里工作,就仿佛和外面炮火连天的世界隔离开。 在这里,没有时间的概念,空间也非常的有限。参与其中的人,仿佛他们存在的价值就是操持机器生产。甚至于食堂差人拎着篮子或是推着手推车,把煮好的土豆和准备好的酸菜推进厂房里。 他们长期在嘈杂的厂房里工作,精神必然处于高度的紧张中,他们早已麻木,只有外出如厕以及接班后回宿舍休息,才会意识到自己是活生生的人。 单纯的机加工是枯燥的,装配车间里的工作不是更枯燥吗? 实现没有任何的通知,杨明志伴随着尼古拉耶夫斯基又进入了最大的装配间,他就笔直的站在,戴上眼睛扫视着一众埋头苦干的女工们。 “厂长同志,那位安德洛夫娜还在工作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