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他们这是要发动大事-《大明:从1566开始》


    第(1/3)页

    赵贞吉都没反应过来,张雨就递过来一张纸。赵贞吉一愣之下,只好拿起来细看,不觉倒吸一口凉气。

    上面写道:

    口口五六37四三陆七伍

    “为筹江南变法以复归圣人之道,上体太子圣心,下察江南四省实情,臣等议定,以宗法为织造之纲目,以行团为百业之监督,以变法校尉为推行之牙门,其策:

    一曰:自古三长之制,足以安乡邑百事,故太祖明诰县令无事不得下乡扰民;今以乡邑耄老、缙绅统合一乡之织造,上合祖制,下顺民情,宜也;

    二曰:凡商贾细贩,每有奸尻,虽畅通百物,而不免物贱伤农之弊,故有宋以行团齐之,使商贾之不肖者自汰也,而官府平准、税赋诸策,皆实赖之。今变法以兴百业,舍此良策而何为?今正各行团之名,使为官府之良佐;

    三曰:变法必有校尉以行令,秦孝公以来之正道也。今江南倭患剪,而匪情仍炽,四乡刁恶之民往往倚之抗法,致使变法之益不得急就,长此以往,变法圣道大业岂能尽善?故即日起,以布政使万采统筹义勇,旬日之内,务使省府县皆有变法校尉衙门;

    四曰:家丁部曲,古已有之,皆以自愿合意而成。夫见贤思齐,古有明训,使民有所景从也。昔有子车氏三英,自殉于秦穆公,诗书美之;又有委质为臣仆而名高后世者,如子路之委质孔门,岂曰不美?故今明告四民,准委质典身,以复归旧习;

    五曰:大兴书院,严禁左道。往者国家多事,妖言乱政者频出,四省书院遭禁百余,今皆复之,并禁阳明左道之学,一切书院私塾皆不可传习。”

    赵贞吉哪里会看不出来?

    这尼玛已经是反过来了!

    人心必然大乱啊!更狠的是,这家伙还要搞变法校尉,那不就是他们此前痛骂的商鞅秦法吗?他们去年满世界的追着骂,但轮到他们就成了香馍馍?

    须知,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变法校尉是非常可怕的,商鞅当时推行不动,就用八百校尉暴力推行,严刑拷打,羞辱备至,后世贬低商鞅,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去年严党攻击朱墨,也是说他用义勇当变法校尉,这才掀起了兼天波浪。但这时,轮到他们来变法,变法校尉就成了秦孝公以来的正道?

    还有家丁部曲,虽说朱墨做得有点急躁,可士林公论,还是极为推崇的。赵贞吉无论是在江苏还是在京城,每次听到大家议论,都认为朱墨废奴实在是大大的善政仁政。因为这里有一个关节:太祖本来是废奴的,但永乐朝为了惩罚那些建文党羽,就把他们的家眷充作教坊司为隶籍,这才开了蓄奴的先河;且大明朝朋党之争激烈,失败者家眷往往会被充作教坊司为奴,羞辱悲惨至极。朱墨废奴,下一步就可以废了教坊司隶籍,对大家都有天大的好处。但此时,张雨却大笔一挥,又给恢复了……

    至于乡长耄老统合织造,无非就是方便卖给大作坊,行团管制百业,无非也就是灭了那些小的,让大商巨贾独占其利……这些嘛,他赵贞吉认为是对的,徐阶他们也不反对,就算太子也是无所谓的,关键是税赋要收得上来,而这些行团包税之后,暴力摊派,税收是绝无问题的。

    只是,

    后面这几项,他实在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同意?

    但他正要开口,张雨却似乎已经看出来了,笑道:“孟静啊,这些都是小阁老亲自交代的,没问题的话,咱们就联名签了吧?太子只有三年啊,咱们可不能拖了后腿……”

    这?

    赵贞吉顿时窝火:你特么什么都做好了,我什么都不知道,这不是傀儡吗?

    但时势比人强,谁让徐阶平时那么苟?又故作清高,号称不解朋党?既然党羽不如人家多,势力不如人家大,那有什么办法?

    尽管如此,

    扣扣五六37四三陆七伍

    有一个问题还是必须问清楚的。

    他当即沉吟道:“惟时啊,你这变法校尉,人是从哪里来?归布政使管,那按察使呢?巡抚呢?”

    张雨笑道:

    “人嘛,家丁部曲一纸政令恢复,要多少有多少!至于谁来管?我也想过刘应节、张翰,但他们一个去了镇海卫视察海防,一个告病在家,那怎么办?何况,变法校尉者,并非衙役兵丁,而是推行政务所需的嘛,布政使来管也合情合理,你说呢?”

    用家丁组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