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天地正气流于朝堂-《人间问道》
第(2/3)页
<p>“敢问公子为何在这翰林院前唉声叹气,可是为今科科举而犯愁?”</p>
<p>听到王羲颐的话少年愣了一愣随后神色有些不自然,但随即似乎是想通了什么便笑着对王羲颐行了个礼。</p>
<p>“犯愁倒是谈不上,只不过心中有些不痛快,恰巧看到了这些圣人碑文上的道理有些感慨罢了!我刚才也听到了先生的叹息,却不知先生在叹息什么?”</p>
<p>“这些道理都是好道理,和当年我的先生教我的道理一样好,看到这些道理我便想到了他老人家,于是有些睹物思人了。”王羲颐平静的开口道。</p>
<p>这儒家虽由他先生这一脉而起倒是却不仅仅只有他们这一脉,后来分裂出的那些学说道理当然不乏歪门邪道,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好的居多,所以儒家一脉所出的被天下认可的圣人也最多。</p>
<p>“确实都是些好道理,只可惜,可惜这些道理都不是我的!”少年摇了摇头神色有些复杂。</p>
<p>“要是有一天,我可以讲些对这个天下颇有裨益的道理那该多好啊!”少年自言自语道,随后似乎是想到这句话的分量太重而身旁又有个陌生人不由有些脸红,他对着王羲颐到了个别随后便离去了。</p>
<p>看到少年离去的身影王羲颐不由哑然失笑,这才多大年纪就想着当圣人了,看起来现在的读书人不知道书读的如何,志向却不可谓不大。</p>
<p>对于这样一个奇怪的少年王羲颐并未过多在意,原本他是想入这翰林院一观究竟的,但可惜的是还未进门便被人拦住。按照守门人和街边百姓的话便是这翰林院可不是读书人想入便能入的,既然无法入内王羲颐也没有过多纠缠,摇了摇头又去了国子监。</p>
<p>和翰林院不同,国子监倒是没有什么禁忌,似乎只要是读书人便皆可入内观赏,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王羲颐眼前既有蕴袍寒酸的读书人,也有鲜衣怒马的富贵公子,此情此景让王羲颐心里不由轻松了许多。</p>
<p>国子监每月有三次讲学皆由国子监内学问高深的先生进行,甚至于连国子监那位当朝阁老兼任祭酒的程大人也曾亲自讲学,可惜今日并非国子监开课的日子于是来此地之人大都是报着观摩诗文而来。</p>
<p>国子监无论是广场之上还是回廊亭台皆有诗文,而这些诗文著作要不就是那些先贤的微言大义,要不就是早些年得中科举的一些好文章,例如上一届殿试状元如今的礼部左侍郎晋心安当年拔得头筹的那篇《经世论》也被收录于此,另外如今的文华阁主也是这国子监大祭酒的程珏所撰写的《谏君上十疏》也可在此地读到,如此一来那些家境贫乏的寒士也可借此机会得以抄写读阅。</p>
<p>王羲颐游走于这国子监之中看过了很多不错的文章和道理,其中有让他感觉有些不很妥帖的,但是大多数还是让他非常认可。</p>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