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小笼包子(上)-《舌尖上的大宋》
第(2/3)页
这样一来,三个大小不一的出汽孔里冒出来的蒸汽量便不同了,离的面案近的一边,因为出汽空大,所以热气冒得旺盛一些,离的面案远的,则相对温和一些。
婆婆包完了几笼小笼包子,便端到灶台前,老公公便或挪或摞,整合这灶上的三摞笼屉,新来的肯定是上热气最足的出汽孔加热蒸。
差不多快熟了的,则转移到中间的出汽孔上慢慢蒸熟,而蒸熟了的一摞,则移到最小的一个蒸汽孔上方,少量的蒸汽会让这些笼屉里的包子保持热度。
杨怀仁饶有兴致地看了一会儿,觉得人家的小店这套灶台也设计的巧妙合理,给人的感觉是这间小店的年岁也很长了,算得上是家老字号。
眼下正是黄昏,是放工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汉子们走进小店,吆喝着要一两笼的小笼蒸包,偶尔还会要一盘卤水豆子或是豆腐干,便是一顿解乏管饱的晚餐。
年轻汉子见以为老先生走了进来,便陪着笑上前迎道,“老先生可要尝尝我们家的小笼蒸包?”
杨怀仁作势捋着白胡子,笑着答道,“早就听说你们晏家小笼蒸包的大名,特此来品尝一番。”
“老先生过奖了,我们的小店哪里有那么有名,只是价钱实在,分量实惠罢了。一笼包子是十个,您看您打算要几笼?”
见杨怀仁还在犹豫,他又道,“我们的价钱是八文钱一笼,您要是要两笼,我就算您十五文,要是您要三笼呢,我就算您二十文,就当为下您这位回头客了。”
听儿子这么说,蒸包子的老汉也转过头来,倒不是嫌儿子太大方把包子卖的便宜了,而是微微对着儿子点头,眼神里全是慈父的赞许之意。
看来读书人在江南,真的是特别受人尊敬的,也难怪江南历来都是人杰地灵了。
杨怀仁看了看其他食客面前小笼包子,说来还真不大,也就一个小鸡蛋的大小,馅儿也不算多,只有小小的一团。
但江南的小笼包子,吃的就是那个味道,况且这家包子铺的价钱已经很实惠了,就算江南粮食便宜,猪肉价格比北方也是便宜不到哪儿去的,成本在那里摆着,八文钱一笼的价格,真的已经很公道了。
杨怀仁算了一下,要是按他正常的食量,一顿饭一笼包子恐怕还欠一点儿,两笼呢,似乎又吃不太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