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1章:拒绝听政(上)-《舌尖上的大宋》


    第(1/3)页

    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新的制度多么优秀,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送走费尘的时候,杨怀仁留给他的任务,便是回去之后好好琢磨琢磨如何把他们今天商议的事情,逐渐变成现实。

    费尘也明白杨怀人小心翼翼的原因,章惇的变法就是因为太粗暴了,才引来了巨大的反噬和抗拒。

    要改变军伍中的某些制度,也一定会遇到挫折的,千百年来将门和勋戚都是依靠祖宗功劳的庇荫让子侄有很大的优待,这样的传统如果发生改变,招致的反噬可能会更猛烈。

    杨怀仁的意思,是任何的事情,都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该保留的自然会保留下来。

    将来将门勋戚的子侄成年后还是会给他们优待,让他们能进入军中效力。

    只不过方法和方式上会有些改变,他们进入军中,还会有一定的职位,但这种职位不会太高。

    而他们将来能混到什么程度,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有能力建功立业的,自然会得到正常的晋升,反之则不然,甚至会被淘汰出军伍。

    任人唯贤这种事,想来不论将门还是勋戚还不至于提出什么意见来,自家的子侄不争气,那怪不得别人,他们总不能腆着脸不认账的。

    其他方式拿到军中职位的,那就要考试了,除了考试之外,那些进入军中担任文职官员的读书人,也要有公平公开的考察制度。

    适合的人留下来,不适合的人自然也会被逐渐淘汰,这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还包括思想认知方面的考虑。

    大宋很有钱,但朝廷和军队却并不那么强大,很大的原因在于大家内斗的太厉害了。

    以前是为了制度上的争斗,新法和旧法,逐渐演变成一场好日持久的党争。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争斗,比如文臣和武将之间,文官极力打压武将,试图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而武将其实也并不是要得到多少权力,他们更在乎的是地位和颜面,换一种方式,其实就是为了得到文人的尊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