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陛下,臣妾知道你不在意这些,但臣妾在意,嬴秦皇族在意……” “哼!” 嬴政冷哼一声,从胡姬腿上坐了起来,面无表情的喝道:“所谓的血统论,在朕看来,都是狗屁!一个人的能力,才是朕看中的,胡亥这小子颇有朕当年之风,所以朕带胡亥东巡,是为了历练他!” 胡姬闻言,愣了愣神,忽又想起什么似的,好奇道:“陛下为何不带公子昊?” “嗯?” 嬴政皱眉,没有接口。 胡姬又自顾自地道:“臣妾听说公子昊很有才具,若陛下带上他,应该能为陛下分忧!” “你是从何处听说的?” “宫里人人都在传他的事迹,臣妾知道也不奇怪。” “哼!那小子就爱出风头!” “其实这也不全怪公子昊,他……” 胡姬正欲为赵昊说话,嬴政似乎不想跟她谈论赵昊,于是不耐烦地打断了她:“好了,朕渴了,去端碗蜜水来!” “诺。” 胡姬点点头,随手召来一名宫女,将早已准备好的蜜水,端了上来。 嬴政接过蜜水,喝了一口,又澹澹地道:“胡亥之事,就这么定了,到时候,你也随朕一起东巡。” 胡姬心头一动,弯身道:“臣妾遵旨!” 这些年,她独居在宫中,整日与青灯为伴,说不愁苦,那是假的。 世上哪有不疼爱自己儿子的母亲。 但胡亥被始皇帝宠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她一个胡人血统的异族公主,很容易给胡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她毅然决然地不与胡亥见面。 这也是胡亥年仅八岁,独居寝阁的主要原因。 如今始皇帝让他们母子一起东巡,便是想让他们母子,再续温情。 “好了,朕还有政事要处理,晚上再来。” 嬴政随手将碗递给胡姬,起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道通禀声。 “启禀陛下,嬴肃求见!” “嗯?” 嬴政愣了愣神,心说他怎么来了,自己不是派他去看着那小子吗?莫非那小子又弄出什么事来了? 想到这,嬴政当即挥手:“宣!” 很快,嬴肃就来到殿内,朝嬴政拱手道:“臣嬴肃,拜见陛下!” “免礼,快说,那小子又做了什么事?” “这……” 嬴肃歪了下头,有些不明所以。 他来见嬴政,不是为了赵昊之事,但既然嬴政问了,他又不好不答,于是拱手说道:“回陛下,公子昊并没做别的事,就是去了一趟老国尉那里,然后在楼台消遣!” 哐当! 他的话音刚落,胡姬俏脸一红,端水碗的手,不由打了个滑。 这小子年纪不大,玩得倒挺花的,自己儿子可不能跟他学呀! “陛下恕罪!” 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胡姬连忙朝嬴政告罪。 嬴政干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她退下,然后对嬴肃道:“除了这事,还有何事禀报?” “陛下,这是顿弱上卿送来的,您请查看!” 嬴肃闻言,从怀中掏出一卷竹简,恭敬递给嬴政。 嬴政皱了皱眉,接过竹简,缓缓展开。 这不看还好,一看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良久,他才合上竹简,叹息道:“看来,朕终究是错了。” “本以为孔门儒家,能辅助朕治国,没想到,孔门儒家为了小义,而不顾大义,朕真的很不明白,当年孔丘对齐桓公驱逐四夷大加赞赏,为何朕驱逐匈奴,稳定天下,孔门儒家竟视而不见?非要参合到复辟,反叛中来?果真不是我秦政天下,这天下就太平了?” 听到这话,嬴肃默然,他从来没见到始皇帝如此感慨过。 “也罢!尔等不仁,便不怪朕不义,通知顿弱,掘墓寻恶!朕倒要看看,朕这活天子,能不能镇住死先贤!” 嬴政随手扔回竹简,冷冷说道。 “唯!” 嬴肃接过竹简,低头躬身,正准备离开,忽又听嬴政道:“多加派点人手,朕要知道,他每日出宫都做了什么。” “臣,遵命。”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