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章 执剑为魔-《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第(2/3)页
当时王莽篡汉,集合了手中的精兵四十多万,对外号称百万,准备覆灭更始帝建立的复汉政权。
百万王师前来,绿林军们顿时人心惶惶,一群人心不齐的农民武装,没有制式兵器盔甲,不仅在兵力上被碾压,连粮草供给都步履维艰,如何和王师死战?
于是有高级将领提出建议,干脆大家化整为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如此王莽百万大军说不准就找不准王莽了,说好听点是游击战术,说难听点就是逃兵。
外有大军压境,内有队友如猪,大夏将倾。
刘秀站了出来,他仅是一个小小的偏将军,无畏的走上历史舞台,先是说服八千昆阳守军坚守孤城以待援军,然后亲自率领着十三人在敌军围城之际出城调集援军,共召集到援军一万多人。
可这毕竟是四十万对两万的兵力。
但刘秀注定是要成为光武大帝的人,正当王莽数十万大军志得意满准备围城打援时,夜空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刘秀遂率军主动冲击数十万人的营盘,居然连战连胜,杀死上千人,又一鼓作气,带领三千敢死队,涉水向中军发起突击。此时风雨大作,树干屋瓦都被刮的横飞,刘秀领军长驱直入,当场斩杀敌军副主将王寻。王莽军彻底溃散,光是慌不择路跳河淹死的就有上万人。昆阳一战之后,王莽新朝的武力根基被摧毁殆尽,偏将军刘秀名动天下。
最终复兴大汉政权。
关于这个说辞,左慈当然揣摩了很多,他知道这很可能是道家手段,某种仙人手笔使然的大召唤术,而始作俑者便极有可能是刘秀。
如果这是真事,比之汉高祖的斩白蛇,刘秀更具有大帝气象。
甚至不是大帝。
是仙帝!
所以左慈看见李汝鱼的君临之姿,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这三人,在左慈的记忆中,也只有这三人才配的上真正的大帝。
而开封的相公王琨,左慈其实也有想法。
铁血王琨今时在开封的轨迹,其实和刘秀的对手王莽极其相似——但左慈并不敢确认王琨就是王莽,若王琨是王莽,当下开封的局势就不会这么尴尬。
但是……
左慈抬首看了看天。
并无惊雷。
虽然天机被自己的道法蒙蔽,但如果是千古大帝出现,几乎媲美圣人,哪怕自己道法再通玄,也比不上出手就能让澜山自成天地的高人。
所以天穹之上,当有惊雷滚滚才对。
若是如此推断没有错的话,李汝鱼并不是这三位千古大帝,那么又会是谁,也许是自己的推断错误?
左慈也茫然了。
相对于左慈的茫然,郭解的情绪更为复杂,心中剧震,危机感弥漫心间,当李汝鱼抬头那一刹那,本来必将钉杀李汝鱼的那道剑气,在那一声并无实质但是所有人都能听见的“朕在”里烟消云散后,郭解就清楚,再也阻挡不了李汝鱼用心刺出一剑。
一生练剑,如今剑道修为不惧老镖师的郭解,觉得有些讽刺。
内心深处,竟生出莫名其妙的恐惧。
是恐惧李汝鱼还是恐惧死亡,郭解不清楚,但这已经不重要,无论恐惧什么,对于一名剑客而言,都是剑心蒙污的耻辱。
这种恐惧,很像当年。
李汝鱼会是千古大帝刘彻?
郭解不在意,但也很在意,既然上一世我死在刘彻手上,这一世,无论你李汝鱼是谁,我都将长剑向之,并斩之。
明我剑心。
郭解欲出剑。
但李汝鱼先一步出剑,手中无剑的李汝鱼,如何出剑?
有剑!
李汝鱼之剑,以天下江山为鞘,以满朝文武为剑脊,以世间黎民为剑身,以万千青血将士为剑锋,以厚重历史为剑锷,以杀神之剑、书圣之墨、刺客之匕为剑穗。
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东海,带以燕云,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
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此剑,匡诸侯,天下服矣。
此剑,君王之剑!
朕在,则剑在,无论这是哪一片天下,无论这天下是否有蛟蛇数条,又有金龙一条,但,朕就是朕,不可更改!
俯视脑海里这片天地的李汝鱼,看见了披甲将军白起跪地,看见了盘膝而坐的刺客荆轲起身,亦看见山巅读书人弯腰为礼。
将军执剑,刺客握匕,书圣提笔。
然后李汝鱼一剑刺出。
此刻李汝鱼的状态很奇妙,明明是那位千古大帝主宰着脑海里的那片天地,但身体依然是李汝鱼的,仿佛他根本不屑于李汝鱼的肉身一般。
李汝鱼出剑,脑海里那片天地之间,便有人语臣之剑亦在。
声音很轻。
三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