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荀府家宴-《三国大教皇》


    第(3/3)页

    荀彧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刚才祖父发话,以后荀家每逢初一、十五定时施粥。对此,贤弟功不可没。”

    栾奕笑了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只有家家有田种,人人有工作,这世上才会真的没有卖火柴的小女孩!”

    “嗯?”跟在后面荀攸双肩猛地一抖,不停低声重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

    郭嘉插口,颓然道:“‘家家有田种,人人有工作’谈何容易,根本没有可能。”

    栾奕哀叹一声。确实不易,繁荣至21世纪都未能得成,更别说人吃人的东汉和即将而来的三国了。“不过……人总是要有所追求的,士子更该如此。不是吗?”

    以“家家有田种,人人有工作”为追求?

    荀彧眼前一亮,恍惚之间他始觉得自己空虚的内心之中闪出一道亮光。

    几个人闲聊一阵。荀彧又问,“贤弟,起凤阁每日都会讲故事?”

    栾奕点头称是。

    “可惜!”荀彧遗憾道:“彧家教苛严,下学后父亲不许来回走动,恨不能领略精彩故事,之前的故事也未曾听过。可惜可叹。”

    栾奕大笑,“兄长莫要叹息。之前的故事我已用笔墨记录下来了,兄长可拿去阅读消遣。亦或者,我等同在一间书院就读,虽班级不同然相距不远,可趁间隙来寻戏兄,让他专门将与你听。”说完,栾奕唤来栾福,让栾福将之前写下的聊斋诸故事搬到了荀彧的车上。

    荀彧自是千恩万谢,无比兴奋,待栾奕诸人愈发谦和,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酒至深夜,荀家人决意告辞,晃晃悠悠向门外走去。

    拜别时,荀爽特意路过栾奕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留下句:“君之才远胜于我。”

    栾奕闻言心中狂喜。要知道,在这个没有报纸、电视的时代,士人的评价就等于舆论宣传,名士的赞许尤其如此。如此广传下去,自己想不出名都难。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