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报纸上不是说了吗,咱们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咱们要以空间换时间,消耗小鬼子,拖垮小鬼子!胜利是属于咱们的!” 杨凌的一番话说完,下边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杨凌的话提气,让弟兄们心中又重新注入了力量,让他们有了战胜鬼子的信心。 鬼子现在强又怎么样,咱们总有一天能够耗死你,这想法虽然简单,但是却能够让弟兄们对未来不悲观和绝望。 杨凌的思想教育效果很好,让他们士气高涨,训练起来也更加的卖力,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打下去,中国就不会亡。 杨凌除了对弟兄们进行思想教育外,还特别的成立了团里的扫盲班,所有班级以上军官都必须识字认字。 团里的这些军官们除了一小部分是从各军校毕业的外,另外的绝大多数都是从大头兵爬上来的。 他们虽然打仗不含糊,但是不识字却严重的制约了他们的发展和眼界,许多人连简单的命令文件都看不懂,更别说更高深的学习了。 这些军官打仗是好料子,但是知识文化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他们,或许他们能够领导一个排,一个连打一场小型战斗,但是这都是凭借他们以往的经验。 如果让他们指挥更多的部队作战,那些经验就不够用了,在晋升的时候,相对于那些经过系统学习的军校生,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这些打过仗的连排长战斗经验丰富,随着上海,南京两场战役之后,大量的老兵精锐阵亡,这些老兵也变得稀缺起来。 他们跟着杨凌一路走到现在,也算是杨凌一手带出来的部下,杨凌信任他们,所以不希望他们永远待在连排长的位置上冲锋陷阵,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扫盲班的教员大多都是活下来的学生兵和那些军校出身的人,他们识文断字,是最好的老师。 相对于军事训练,杨凌这扫盲班的规定更加的严格,甚至规定每一名弟兄每天需要学会写几个字。 弟兄们大多穷苦人出身,以前没有学习的条件,但是对于有知识文化的人有一种莫名的崇拜和尊敬,所以扫盲班一开,他们得到了这个机会,大多数人都格外的珍惜,所以学习的很认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