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主角开局就在美洲,对于本书节奏来说则刚刚好——本书的前期并不需要把大量的篇幅花在如何航海、如何建立美洲殖民据点、如何鼓动移民等内容上,更何况任何殖民都是从几十一百人开始的,想形成一方势力没有个几十年根本不可能,那样的话主角和其他配角早就已经老去甚至死去了,读者们对老人家又怎么会有代入感呢? 而主角一开始就身在已经转进美洲并已有一定势力的殖民地,便可以一上来就参与到内外斗争之中,再往后还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原住民部落以及西、法、英等白人殖民势力,我相信这样的内容(而不是把主角的几十年时间投入到航海里头),才是读者们想看的内容,并且也同样是我想写的内容。 毕竟我作为美洲原住民研究者,除了澳龙、苗蠖、药蛞、菩毛等加州原住民,北美还有大量的原住民我想要去了解、展示和互动,让大家看到在沙漠大河之畔建立农业社会的纳瓦霍人与普韦布洛各族,看到城邦遍地的密西西比文化,看到骑着马、追着野牛纵横在北美大平原的游牧苏族人,看到冰天雪地之中渔猎为生、雕刻图腾柱的萨利希人…… 除此之外,欧洲白人殖民者在美洲不断犯下反人类罪行,给原住民带来无可挽回的历史性灾难,也必是本书要去揭露和改变的 我有意让大家看到,所谓殖民,从来都不是只有赶尽杀绝、人滚地留一种方式。而且我们中华文明向来追求包容万象、以文化之,认可“夷入华则华”,绝不像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拿着“熬番膏”、“赶苗拓业”等片面论据去故意曲解那样。 由主角带领中国人殖民美洲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对于中国人和北美原住民而言都是大好之事,中国人得以在新的天地延续并发展中华文明,而原住民则得以避免原世界线中的灭顶之灾。 当然,尽管本书的主线内容如此大气磅礴,但小说的视角总是要落到实处的,而殖民开拓是漫长的进程,因而除了争霸与权斗以外,“种田”也必然会是占本书很大篇幅的内容。而合理的种田讲究的是春种秋收,主角推出越多的政策,就会有越多的“进度条”。 这样的过程可能缺少斗争、缺少矛盾、缺少跌宕起伏,而且因各种原因会是节奏相对较慢的长篇幅网文,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感到无聊,说写得“水”,或因剧情节奏的原因爽点不来得够快而不够耐心甚至觉得“毒”,这也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把种田写得有趣。 尤其是本书作者和书中设定的主角都是文科出身,不像网文中为数不少的领主种田文那样以爬科技为主线和主要爽点(其实我个人也get不到在任何世界线里都开局搓火药、结尾搓核弹甚至上太空的那一大批网文到底有啥意思……),甚至书中还是要字面意义地去种田,所以这一问题仍需要我做大量的思考和探索。 对于作者而言,本书不使用系统,追求设定的合理性,便也同样要追求真实感(真实感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代入感),我便会充分展开想象,主角、番人、政敌各方势力有怎样的生活,怎样的想法,怎样的出招,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会出现矛盾和冲突。主角的殖民司与冯、刘一派的斗争其实同样也是对番态度的直接对立,必然水火不容,除此之外还会有许多主角所不知道的悬念,这些也是我有意展开去写的内容,欲给平淡的种田增添不少刺激,希望能够届到~ 对我个人而言,其实光是种田、建设、起越来越多的新名字,设想汉家文化如何与澳龙、苗蠖等原住民文化相融而产生许多有趣的新东西(比如新的军令语言体系啊、主角有意开宗立派而编撰的全新神话啊),就已经有不少爽点,如果作为读者的你能感受到的话,我会无比欣喜。 由于本书涉及大量的地名和族名,不少读者可能需要地图来帮助理解,这里欢迎大家加入我的粉丝群1057033614(因为是作者粉丝群而不是专门给本书的书友群所以群里话题比较丰富,当然都是围绕着美洲原住民为主),抑或是晚些时候我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以发出地图以方便大家查阅~ 啊,最后再提一点,就是大家的追读和投票会对本书的成绩有直接影响,本书稳定双更(因为《美洲日不落》也还在继续更新所以作者会有很长时间是双开的,不然的话本书我也想三更甚至四更的,手动捂脸),大家可以不用养着(或不用养太久),能宰就宰,能投票就投票,在这里鞠躬感谢大家的支持! 最后一些碎碎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