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二章 悲痛-《代晋》
第(2/3)页
谢安在,即便他引退了,那也是足以震慑局面,让一些人不敢造次的存在。谢安只要活着,那便是大晋的定海神针。他一旦去世,整个大晋便似乎失去了擎天之柱。那些被震慑的宵小之辈便不再有顾忌,便会蠢蠢欲动。
谢安在时,以其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将各方势力都团结在一起,能够做到起码的公平和相互之间的和谐共处。但谢安去世之后,这种团结和和谐失去了纽带,即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这种时候,如果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外部压力失去的情况下,大晋内部又失去了能够团结各方势力的纽带,整个大晋必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大晋的未来,骤然变得扑朔迷离,难以预测起来。
……
谢安去世的消息于四月初六送达徐州,彼时李徽正一身泥水的和淮阴军民在淮水大码头上干活,完成大码头最后的木栈桥的安装。
在得知谢安去世的消息后,李徽惊愕片刻后,一屁股坐在泥水之中放声痛哭。
李徽对谢安一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纠结,尽管李徽曾经抱怨过谢安的所为,不满他的一些做法。尽管对谢安的所为颇有微词,甚至从内心里对谢安感到过失望。但是,在李徽心中,对谢安的敬重和感激从未减少,对谢安人品格局才学的钦佩也从未有过减少。在李徽的心目中,谢安永远是师长和父辈一般的存在。
许多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徽的看法也在变化。当初认为谢安的一些不妥的做法,现在看来却已经完全能够理解他的做法,甚至认为那是最优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谢安身上的局限性固然越来越被看的清,但是他的高明之处却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令人钦佩。
于李徽个人而言,谢安的去世,就像是自己在这世上少了一位尊敬的师长,少了一个智慧的长者,少了一个可以交谈欣赏的良师益友一般。
这个世界上,本来那些智慧高绝,可以交谈交心领悟彼此的人就很少。如今,这样的人又少了一个。
于个人的历程而言,谢安对李徽而言不仅仅是一个长者,更是一个提携自己,给了自己的机会的人。这对于李徽这样寒门出身的子弟何等的重要。
尽管不否认的是,谢安也有他的目的,但归根结底,若无谢安的提携,李徽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今日的高度的。这一点李徽铭记在心。
而且可以这样说。谢安对李徽的提携甚至可以称之为极大的宽容和纵容。谢安是何等智慧之人,他其实早就看出了李徽的一些想法。他本可以扼杀这一切,但他终究还是选择了宽容这一切。
李徽去徐州,若不得谢安许可,他根本去不了。甚至即便去了徐州,只要谢安发话,他一样得灰溜溜的回来。想要找到李徽的错处可太多了,理由也多的是。
但是谢安并没有强行这么做,他只是试图规劝李徽回心转意,并没有任何强行的手段,而他完全有能力和手段这么做。
李徽的不少做法也都触碰到了底线。比如谢道韫之事,比如李徽在徐州的一些违背朝廷的做法,自定规则,自行其是。甚至是关于李徽对大晋不忠的一些传言,这些都完全可以作为理由来解决李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