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顿悟-《大道逆行》


    第(1/3)页

    世间之人大抵可分为两种,一种读书,一种不读书,自千年来九州圣人升仙之后,留在世间的典籍只减不增,无人再能达到可与之相比的境界,就更不用说传教授业。

    仁、义、礼、智、信、怒、忠、孝、悌,传承了千年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可真正能够通其真意之人世间绝无,便是连自称十三全老人的李居承在谈及生人功德时也都泯然一笑,不敢自夸。

    千年前的九州不比此刻安定,无邦,无国,无教派,无信仰,人们更像是褪去了毛和鳞片的野兽,不知何事该为,何事不该为,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世间出现了一位圣人和一位书生,书生读圣贤书,圣人写圣贤书,圣人以为世人愚昧需以大道开智,于是一生之愿踏足九州每一寸土地,述而不论,愿此间再无善恶不分之人,思而不辩,愿此间人人可称圣贤之名,只可惜直到他飞升之际,世间仍是愚昧之人大过有志之士。

    书生观见世间真正善恶,一个动荡不安的时局如何能够安稳的放下一张书桌,九州不平便需要人去踏平,问道天外,一把折扇换取千古功名,学生恭请圣人升天,从此世间我为君主。

    述而不论,自有后人留下圣言十二卷,愿此间再无善恶不分之人,法制之下善恶分明,以刑止刑,思而不辩,道法千万,只在源源不绝,而非一家之说,不与人辨是非,不与人争长短,然而国家之下,信仰只有唯一,愿此间人人可称圣贤之名,奈何圣人只有一人,再无人望其项背。

    读书可以明智,幼.童读书,只因先生的戒尺打在身上会痛,读书可以修身,年少读书,只因功名利禄迷人眼,读书可以知得失,老年读书,只因人之将死,才终于愿意捡起丢弃的圣贤。

    人生苦短,不过寥寥数十年,唯有后十年方知书中真意,如此书生也配担起圣贤之名,书生酸腐,武人不屑,但书生高贵,脱身平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每一个读书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那书生以为时局动荡如何能够安稳的放下一张书桌,却不知世间万紫千红,书桌之上再无安静读书之人。

    陈家有父子,自幼读书,与笔墨为伴,却无一功名傍身,依旧怡然自得,父陈长安,子陈之同,人生在世求的太平长安,世人与之相同,一身功名不显现,只知埋头苦读书,镇中的居民都说是读书读傻了,读书不为功名还读劳什子书。

    “读书,读书,你一天到晚就知道读书,儿媳妇都要让人家夺走了,你还坐得住。”穆夫人一手抢过丈夫手中的典籍狠狠的丢在地上。

    陈长安并未动怒,平静的走过桌前弯腰将书拾起,轻轻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好生儒雅,“夫人,书有何错,既然人家姑娘不想嫁,那么这门亲事退了便是。”

    说罢又悠哉悠哉的坐回书桌前,执笔勾勒批注。

    “退了便是!我当初怎么会嫁给你这么窝囊的家伙,人家都都蹬鼻子上脸了,你让儿子的脸以后往哪里搁,抢了媳妇不说,还平白无故被一顿毒打,你这个当爹的不管,我管。”穆夫人带着哭腔的叫嚷着,声音从书房传出,下人们连忙躲得远远的。

    这时房门推开,陈之同缓步走入,脸上的伤势已经退去大半,虽然仍有些青紫,依旧盖不住那原本俊逸的皮囊,与他爹一样,恬淡文雅,“娘,清儿的事我已经知道了,既然她心有所属,我不强求,至于刘坡,只要他以后好好待清儿,我们之间也就两清了,还请不要再为难他们了,听说这次刘坡还为镇上带来了一只马帮,好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