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黄埔军校-《逆清1845》


    第(2/3)页

    当然,按照赵源这般规模,到时候这三百军官至少能撑起一万大军的架子——说个难听一点的,像这么多人才放到清廷,至少能撑起三万大军来。

    这一点赵源也是充分听取了英国人的意见,毕竟这年头西方的军事组织学已经发展到得长出色的地步,其中的精髓在于军官的培养上,这也是东西方的显著差别,在东方可能更加讲究将领本身的艺术才华,而在西方却更像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能自然地打胜仗。

    赵源自然是推崇西方的这种做法,毕竟历史也验证过,个人再怎么武勇在组织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从这个程度来说,黄埔新军虽然还没成立,可是起点就已经比清军高出了许多。

    当然,这是军官层面的差异,至于普通的士兵就不需要那么讲究,按照英国人的说法,只要不是傻子,能扣动扳机,他们可以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将这个人训练出来,变成一个合格的耗材,或者说是士兵。

    对于英国军官的成色,赵源已经有所了解,无非就是皮鞭加大棒,但凡敢炸刺的家伙都会被彻底磨平,变成一个只知道听从命令的士兵,当然这个过程中,士兵们的感受是无关紧要的,只有胜利才是真正的追求。

    除了办黄埔军校以外,赵源还打算将之前在广州没有完成的计划一并完成,那就是同步开设一家综合大学,同样被命名为黄埔大学,此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后续的综合化人才,他们所学的科目主要就是数学、化学、物理、英文以及相关的军事化训练,学制共一年,只要考核成功后都会下发毕业证书。

    当然,黄埔大学的校长依然由赵源兼任,不过像一些日常事物,都交给了一个叫做郑云秋的教育主任——这个家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洋华人,过去也接受了一定的西式教育,与赵源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

    以上的两所院校都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只要通过要求都可以免费入学,不仅仅是学费全免,还包下了衣食住行等基本开支,条件就是军事学院毕业的学生必须听从安排完成至少三年的服役生涯,而黄埔大学的毕业生则需要同汇丰行签订至少五年起步的用工合同。

    不过让赵源有些惊讶的是,尽管两所学校几乎都是同时招生,且黄埔大学的要求还要更加严格,需要识字五百以上,可是报名黄埔大学的华人子弟却非常多,一度有五百人进行了报名,但是黄埔大学第一期招生只有一百二十人,其余人要么只能选择黄埔军校,要么就只能等明年的第二期了。

    后来赵源询问过郑云秋,才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原因很简单,南洋也好,香港也罢,这里的华人子弟并没有多少出路,他们不像大清的士子们,还有科举的希望摆在眼前——这些人早就绝了读书做官的想法,要么是进入洋行奋斗,要么就是教书育人,他们自然希望加入到黄埔大学来,至少还可以免费进行学习。

    为了投资这两所学校,赵源也算是掏了不少钱,但是他眼下却是甘之如饴——要知道,现在拉拢的这些家伙,可都是将来造反的主力,不给他们好一点的待遇怎么行呢?

    除了办学的事情在稳步开展外,赵源也已经将亨得勒派去了新加坡,将会在新加坡组建汇丰银行的分公司——那里将会成为他进入兰芳共和国的跳板,同时也需要一些人提前驻扎,至少到时候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当地的情况。

    对于兰芳,赵源自然是有很大的想法,一方面西婆罗洲有两三百万华人,如果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不仅仅意味着可以彻底占据西婆罗洲,还能给他提供至少十万人的生力军,另一方面西婆罗洲目前固然穷困,但却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路线,而赵源有手段将这里变成一个富裕之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