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捣毁蜀口-《草原特种兵》


    第(1/3)页

    山,无尽的山,无尽的深谷溪流。巴根台指挥6千余蒙军骑兵突破秦岭北支的南岐山之后,就在无尽的大山中挣扎,试图寻找有限的几条能通过大军的道路。

    两侧群山的北坡短而陡峭,河流深切,形成许多峡谷,通称秦岭七十二峪。在南坡地带,则多长而和缓,有许多条近于东西向的山岭和山间盆地,能够通行大军的道路就在山地南坡。但是这些缓坡密林灌木丛生,也恰恰是伏兵的好地方,在行军过程中,他们随时都可能遭到伏击。

    可惜宋人此时没有良将,没有人利用这些有利的地形。直到几十年后,宋将余玠才在这些缓坡修建了无数堡寨,并且利用这些堡寨给蒙古军队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盛夏的蜀口山地,笼罩在一片细雨之中,使暑热略微消散了些。山高林密,景色优美,如果不身临其境的话,这里看起来跟天堂也差不多。但是你只要在这个环境里,那你的浑身上下,就永远黏黏糊糊,好像糊上了一层油脂。

    行军作战,就是在这种湿乎乎的环境中,胸口像压了块大石头一样沉重。一旦雨过天晴,就又热的喘不上气,一动都不想动。马匹也大多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不少战马驮马都已经病倒。巴根台束手无策,大军不得不在凤岭群山中的凤州梁泉城休整数日。

    5月初4日,巴根台指挥大军分三路向东面险峻的紫柏山柴关岭方向前进,宋人的内三关之一武休关就在那里,掩护着蜀口的政治中心兴元府。这个关口也是进军兴元府的必经之路,而兴元府,就是整个蜀口地区的核心城市,战略中心。更是蒙军东进唐州、邓州的必经之路,是必须要攻占的。

    初6日,蒙军完成战役部署,特伦敖都部已经在武休关正面展开。巴根台亲率2千骑兵和半个炮兵连从紫柏山的山间小径,突入武休关背后,准备两面夹击关口。

    而那日松指挥一部向华阳关方向前进,搜索进入洋州的道路。兀良哈台的航空兵,在几个战场之间巡航,随时通报战况,支援作战。

    初6日一早,巴根台的炮兵首先向武休关发起攻击。两个炮兵排3轮4发齐射之后,硝烟散去,城头却毫无动静。巴根台随后命令乌其恩对南门实施爆破,也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炸药炸开坚固的城门,城内还是没有半分响应。

    满腹狐疑的巴根台,小心翼翼的命先锋在特种兵火力掩护下进关。一直到遇见从关口正面冲进来的特伦敖都所部,也木有发现一个宋军士兵。到现在才真相大白,原来武休关守将潘福得知蒙古大军出现在了关口背后,知道根本就守不住,居然丢下关内的老弱妇孺,带着宋军逃跑了!

    巴根台找来当地人询问潘福所部逃跑的方向,他最怕宋军逃回兴元府据守。兴元府城高厚,人口众多如果再有强大兵力据守,就不好攻克了。

    当地人惊恐不知所谓,也打听不出什么来。巴根台当机立断,命令特伦敖都立即向褒城、兴元府方向攻击前进,一定要赶在武休关守军逃回兴元之前击溃他们。巴根台率领部分兵力据守武休关,他担心潘福部没有向兴元方向跑路,而是躲在四周的大山里。一旦蒙军全线出击,潘福再从山上下来,重夺武休关,那蒙军的退路可就断了。

    傍晚时分,一艘巨大的飞艇降落到武休关,来人是兀良哈台派来的空中侦察分队队员,向巴根台禀报战况。航空兵大致掌握了战场情况,兴元府已经一片大乱,无数的军民正在出城逃难,数十万人向米仓山方向移动,看起来好像有还有组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