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少年木詹其-《明皇子高爔传》


    第(2/3)页

    “陆地上,我们可以做铁轨,将马车放在铁轨上拉货,因为摩擦力减小了,可以拉更多的货,速度也会更快。运送打仗用的粮草也会更快。”

    “铁轨?”永乐皇帝不太明白。高希给他比划了一下,他立刻就明白了。

    高希继续说道:“水面上,可以做超大型船舰。”

    “超大型,有多大?”

    “比郑和船队最大的宝船还要大三倍。”

    “什么,这么大?”

    “是的,就像一座小岛。可以在上面放上各种火炮。如果你火炮可以打到十几里或者几十里之外,那么想想看,大明的船队还有谁敢惹?”

    “如果这座小岛上,还能放上你刚才说的那种让人可以飞上天的鸟。那就更厉害了。”永乐皇帝已经想像出了现代航空母舰的雏形。

    “对,说得没错。实际,将船做大是一回事,如果能用铁做成船,那才叫威力大。别人的刀剑枪炮,对你都不管用了。”

    “用铁做船,船不会沉吗?”永乐皇帝觉得不可思议。

    “不仅沉不了,而且会更结实。”

    永乐皇帝并没有纠结于是不是用铁可以做成船,而是发出了感叹:“希哥儿,你说的这些好是好,但是肯定很费钱、很贵。”

    “没错,打仗永远都是一件很贵的事,说白了,打仗打的就是钱。钱从哪里来?从百姓交的各种赋税中来。所以想要有足够的钱造箭船枪炮,就要想办法能收到更多的税”

    “这怎么行?税收得太多,老百姓就要造反,所谓苛政猛于虎。”

    “不断加税,那叫提高税率,这当然会加重百姓的负担。但如果我们能有更多的地方能收到税,就算税率不增加,甚至降低,也能收到更多的税,这叫扩大税基。”

    永乐皇帝一听就懂了:“你的意思是说,要想办法开源,从更多的地方收税。”

    “对,比如郑和下西洋,和西洋诸国往来。我们大明周边的倭国、高句丽,包括退守漠北的蒙古人。我们不仅不应该和他们断绝往来,还应该大力与他们做生意,鼓励他们来大明做生意。只要有生意做,我们就收税。这就扩大了税基。交意多了,大明的子民也会有更多的谋生机会,国家就会安定,也能收到更多的税,区区几门炮、几艘船都算不了什么。”

    “对,你说得对!”永乐皇帝听得越来越兴奋。

    “特别是对外贸易的规模越大,我们越要造最好的剑、船、炮,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航道、边境的安全。所以,郑和下西洋,绝对是当今圣上的英明之举,不仅不应该反对,更应该鼓励。”

    自开始郑和下西洋以来,永乐皇帝听到了太多的反对之声,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明确且毫无保留的支持的声音。

    不过,他心中也有疑问,也想考考高希,便问道:“那么太祖禁海的训示,又怎么办呢?“

    “世事无绝对。佛家说世事无常,周易说世界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因此,太祖的禁海训示在当初是没错的。现在也没错,只不过不再适应现在的形势了。太祖之所以有这样的训示,是因为他想让大明更安全、更好。但如果今天对外贸易也能让大明更安全、更好,那我想就算大祖重生,也会支持重开贸易的决定。墨守祖宗成规,那才是违背了太祖的本意。”

    对啊,太祖最本质的愿望,是大明江山永固、人民安康。

    当初的禁海是为了这个目的,那么今天的开海如果也能达到这个目的,那才是真正顺了太祖的本意,顺应了民心。

    “哈哈哈,说得好。”永乐皇帝大笑起来。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请,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