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渔夫开始发狂,他试图破坏这些石像,可每当他触碰到它们,都会感受到刺骨的冰冷。 岁月流转,渔夫老去,他的身体如同那些石像一般僵硬。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看到了一道光明。那是洞口的光辉,渔夫的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渔夫在最后的时刻明白,桃花源并非传说中那般美好。 这是一个恐怖的诅咒,一个无法逃脱的陷阱。 刘子骥猛然睁开眼睛,大口吸着气,他已经很久没有做过这样的梦了。 还没等他冷静下来,便看到了面前那张笑脸,正对着自己说道:“大兄弟,好久不见啊。” 还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面前的家伙再次向自己吹出了一口气,自己便又迷迷糊糊的昏睡了过去。 …… 一片深深的竹林中,一条蜿蜒的小径若隐若现,穿过密密麻麻的竹叶,隐没在远方的山丘之后。 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在小径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一阵微风吹过,竹叶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 一行人踩着小径前进,他们的脚步轻快而稳定。 领头的是一个名叫陶渊明的文人,他手握一把古旧的竹杖,脸上镌刻着对未知的期待和坚定。他的眼睛透过竹叶的缝隙,看向远方的未知,仿佛能看见那传说中的桃花源。 跟在他身后的是一群朴实的农夫,他们的脸庞晒得黝黑,眼中充满了同样的期待。 他们穿着粗布衣裳,脚踏泥土,却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们的手时而握紧锄头,时而张开怀抱,仿佛在感受风的轻盈和竹的韵律。 陶渊明在路口停下,扫视着四周。 他看见山丘上的桃花盛开,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 他看见溪水潺潺,听见鸟儿歌唱。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仿佛在吸取大地的力量。 突然,他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指向一个方向,微笑着说:“在那里,桃花源就在那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