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源眉头紧皱,沉声道。 现在州府本身就有书院的,不过几乎是空置着,现在召开就行。 刺史府就有好几个博士,这些都是领朝廷工资的,可以让他们教书,夫子的问题也可以得以解决。 至于书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不知道抄了的那几个家族那里有多少书籍,当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免费读书?” “那刺史大人包吃包住吗?” 张继一愣,盯着方源问道。 方源眉头一皱,没有接话。 他是想更多的人读书,但不可能自掏腰包。 毕竟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而是辽州无数家庭的事。 它没有时间限制,也可能不会有回报,方源自问没有这种大无私精神,关键也没有那个钱。 毕竟不是普普通通的吃住,得保证基本的营养和休息才能读书。 “实际上,如果刺史大人能够做到以上,应该会有部分人去读书的吧。” 张继叹息道。 他了解到,很多州府的书院都是空置的。 除非说朝廷拨了很多钱下去,否则很难办起来。 它需要很多夫子,需要不少书籍,还需要其他等等。 整个河东道,好像就是蒲州和并州的书院是正常运行的。 “本官突然有个想法:借钱读书!” 方源沉思了良久,突然有个想法。 那就是贷款读书,后世的教育体系中也有这一点。 通过免息贷款,给予学生们读书的机会,让他们读完书之后出去工作还钱。 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一举两得,对学生来说更好。 “哈哈哈” “刺史大人说笑的吧,您看我现在家徒四壁,不正是因为借钱读书的原因么?” “因为欠了周身债,我现在有点儿钱就还回去给他们,家里愣是一张桌子也不舍得添置。” 张继先是一愣,随即大声笑道。 他一边笑,一边哭,笑容很苦涩。 以为方源是故意没有看到他的遭遇,嘲笑他。 但是这些不是他伤心的地方,而是欠钱和欠人情。 这辈子就算是完了,读书欠了这么多钱,人生也不再有辉煌。 可能这辈子也换不清那些钱,要带着他们进棺材,太对不起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了。 “不,与伱不同。” “本官是想在州府开通一个机构,暂且是专门用于借钱给辽州所有想要读书的学子,他们可以从这个机构借钱,免息,用于读书。” “如果能考上,以后做官之后还钱,如果考不上,就进入辽州的各工厂工作还钱,让想读书的人都能读,你觉得呢?” 方源摇摇头道。 有钱借,也有还钱的渠道。 对于想要读书的普通人来说,这是天选之路。 “这,这,这刺史大人为何不早几年来辽州?” 张继突然愣住,随即眼泪更多。 他指着方源,然后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双手还拍打着地上。 这个方法真是个好方法啊,由刺史府亲自创办的机构借钱,不像自己借的还欠了很多利息。 而且考不上还能进入工厂干活还钱,还钱的问题完全就解决了,试问还有比这个方法更好的吗? “你这是何意?” 方源被他跪得糊涂,连忙扶他起来。 “我是难过啊。” “如果您早点来,我何至于此,我何至于此?” 张继失声痛哭。 感叹自己半生的遭遇艰难。 如果方源早几年在来辽州做刺史,现在自己的情况就不同了。 自己就算是不能金榜题名,但至少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差,至少能够老母亲一个好点的环境。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张继,本官也算是多得有你,才能想到这个办法。” “看你也是有些才华,本官想给你个机会,你要不要试试?” 方源看着张继,沉吟片刻道。 从和张继交谈中,可知张继也是读过书的人。 现在自己手中其实很却各种各样人才,可以给他一个机会。 “您,您说什么?” 张继顿时一愣,以为自己听错。 “本官说可以给你一个机会,你要不要?” 方源脸色一沉,沉声道。 “要,要,要。” 张继连连点头,像老鸡啄米一样。 “本官要向辽州所有地方推行科举,让百姓知道朝廷重视科举。” “你也是个小名人了,你亲自负责推广,务必要让辽州所有乡知道本官刚才说的政策。” 方源沉声道。 模糊地说了政策两个字。 但政策是具体是什么,方源没有总结,想看看张继怎么回答。 “州府开书院,提供书籍,提供夫子,提供免息借钱,考上以后做官还钱,考不上进厂干活还钱,是这样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