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改良科举-《大唐最穷县令》


    第(2/3)页

    李承乾又兴奋的记下了一笔,随后对李恪说道:“除了这个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吗?”

    李恪当即摇了摇头,李承乾这才对众人说道:“既然如此的话,那你坐下吧。”

    “你说的事情我一定会向父皇详细的禀明,父皇一定会好好调查一番。”

    “平遥县城商税收的这么高,而且还没有影响商业发达,这简直就是多赢的局面。”

    “至少平遥县城每年上缴的税收肯定是超额的,父皇经常为朝廷的开销发愁,如果各地的商税都收的很高。”

    “至少父皇到时候肯定不会缺钱。”

    “是啊,大哥,收税高对朝廷其实很有好处。”

    “只不过一定不能够盲目学习,要把精髓学过来,万一贸然加税让百业萧条,那可就不太好看了。”

    众人闻言,都不由的点了点头。

    谁也不愿意把这件事情搞砸,那样的话,不但自己小命,难保还很有可能会得罪父皇,得罪全天下的商人。

    其实如果想要搞好这件事情,直接把刘长卿调到朝廷里做事最简单。

    可是这明显又会跟一些人的利益相冲突,因此根本行不通。

    李承乾将自己记录下来的那些内容看了看,随后有些高兴的对众人说道。

    “你们说的事情我都记下来了,还有没有什么没说的?全都说出来吧,不要有什么遗漏的。”

    “从平遥县城往返长安城一趟,又是几天过去,我必须要抓紧时间,能不漏掉什么消息就一定要如实禀报。”

    李治闻言,看了一眼李泰,两人纷纷点了点头。

    李承乾看得出来,他们两个人明显是有话要说。

    “李治李泰,你们两个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大家都在,可以畅所欲言。”

    听到这话,李治也不再犹豫,而是站起来说道。

    “之前我跟刘长卿有一番交谈,我觉得咱们应该及时改良科举。”

    听到这话,众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现在改良科举的话,那对于各方利益都是一次重击!

    在场的每一名皇子还有达官显贵的子弟,那可都是有着盘根错节的利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