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隘口-《大明1617》
第(2/3)页
孙承宗若有所思的看着眼前的情形,捋着自己的大胡子,说道:“那个李平之能想到这样的办法,非凡俗之辈。”
被孙承宗请过来为军前赞画的鹿善继笑着道:“阁部必定是动了爱才之念,学生也见过那李平之,果然少年不凡。可惜,学生试探过,想叫他留在辽西效力,已经被他断然拒绝。”
鹿善继是孙承宗很重视的幕僚,果然事事走在前头。
孙承宗心中不悦,他确实起了爱才之念,和裕升的人真是个个都是顶尖的人才,不过孙承宗不会用那些正经的商人和军人,倒是李平之听说是从学校里才出来,虽然没有功名,不过只要愿意上进,稍加历练和提点,功名不过寻常事,就算没有功名,茅元仪不也是一样做到了军前赞画?
谁知那小子居然不识好歹,大好前程,自己轻轻放弃了。
“也罢了。”孙承宗道:“告诉他们最新的军情了吗?”
“已经说了。”一脸风霜色的祖大寿接话道:“已经有确切的消息,代善和阿敏就在回师途中,估计五六日后抵达义州卫至广宁。”
孙承宗有些不安的道:“看来最多再运四五日粮便差不多了。”
“阁部大人说的是。”满桂也道:“末将已经只留少数哨骑在外围,多半兵马开始回撤了。”
“做的很对。”孙承宗肯定道:“方今不是与虏硬拼的时候,既然已经撤出近两万人,还送了大量粮食上山,诸位将军已经做的很好了。”
历史上十三山只撤出六千人,孙承宗因此对王在晋等辽西的文武官员十分不满,天启皇帝心中也大为气愤,现在撤出两万人,又运上了大批粮食和物资,想来十三山又能坚守最少一年,明年再相机而定,是否继续援助。
以孙承宗对东虏能力的了解,围困十三山的兵马断然无法久驻,一年之后,可能十三山之围自解。
对上对下,也就完全可以交代了!
“知会和裕升的人没有?”孙承宗又问道:“还有,他们已经运了多少粮食上去?”
身形黑瘦,穿着的官袍也有些空旷的袁崇焕道:“下官此前问过,每日有三百余车直抵山下,大约是八千石到一万石粮运到山脚,近日听说堆积了一些,毕竟山道难行,山上人手虽足,但往返需要时间。目前来说,已经运了两万多石上山,尚有近两万石堆在山下。如果再运数日,最多再运一万石也就差不多了,否则堆在山脚,凭白便宜了东虏。”
“五万石!”孙承宗面露满意之色,四周的人都一起微笑起来。
有这五万石粮,再加上一些军需物资,山上听说还开垦了一些坡地,春夏时还有野菜干果一类补充,秋天可以打猎,看来两年内不必担心饥荒导致十三山失守了。
“总是阁部大人运筹帷幄,”一个官员赞道:“上慰天子,下拯数万百姓的性命,有阁部大人督师蓟辽,真是我大明的幸事。”
孙承宗没有出声,调转马头直接走了。
那个官员愕然,众人都跟着一起往前,等人走的差不多了,有人才对那官员道:“老兄真是马屁拍到马脚上了,阁部大人对十三山之事毫无办法,还是和裕升的人做好了这件事,你老兄这么奉迎,岂不是当面揭短,真是不知所谓啊。”
……
代善回师的事,其实还是十三山的人通知了明军将领。否则的话,以明军的情报水准,恐怕要东虏十分接近了才会看到踪迹。
数日之后,新的消息传来,果然代善等人已经十分接近,在草原上的路程已经接近义州卫了。
“代善还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赵立德汇报了最新的情报后,忍不住讥讽了一句。
众人都是点头……代善这一次真是大赢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