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大明1617》


    第(2/3)页

    冯铨笑道:“不碍事,最近我故意和崔呈秀闹别扭,就拿这事当借口,只当我是负气被逼辞职离京。等将来大事底定,尘埃落下,没准为夫还能再回京为官呢。”

    其妻叹服,说道:“夫君真是智量如海。”

    冯铨心中其实也七上八下,但他知道审时度势,知道此时辞官回家是唯一可行之策。至于将来会不会被清算,很难判定,如果天下大事没有剧烈的改变,他的人生未必会走到终点,但仕途肯定是没救了。

    可怜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庙堂竟争十几年,最终却落得个这般下场,也真是可惜可叹。

    在这种自伤的情绪下,辞官的奏折果然也写的相当悲惨凄苦了。

    ……

    冯铨回家写奏折的时候,魏府已经聚集了大量的魏忠贤的心腹党羽。

    听到皇帝病危的消息,众人无不扼腕哀叹!

    由不得他们不哀伤,天子在,客氏在,魏忠贤就在。

    魏忠贤在,权势只会越来越大,地位会越来越稳固。

    虽然大明的权阉都是攀附在皇权之上,但魏忠贤已经有凌驾刘谨汪直等人的势头了。汪直当年不过是御马监太监,执西厂,已经令群臣畏惧,内廷之中,实力相当的弱,连司礼太监都不是。

    刘谨之流,也相差不多,其实在内廷的地位都不算高。

    魏忠贤则不同,前朝历代出名的太监,哪一个敢称九千岁?

    哪一个被各地督抚立生祠?

    地方有事,曾经有哪个太监敢居首功?

    宁锦大捷,袁崇焕都在奏疏里公开替魏忠贤请功,庙算帷幄之功,是魏忠贤头上的大功劳,在此之前,哪个太监能做到如此地步?

    而厂卫都在手,外朝在手,内廷几近一手遮天,这种权势地位,也是此前任何一个太监都没有的。

    魏忠贤自己还不知道,但许显纯,崔呈秀等人却都是心知肚明,一旦天启皇帝去世,新君必除魏忠贤而后快。

    只有一种办法可以排除这种最差的结果,就是新君为魏忠贤所立!

    这个谋划,崔、霍等人早就在谋算,但怎么也没有想到,天启皇帝为什么这么短命,才二十来岁的年龄,又不是很好女色,亦不炼丹,历代帝王短寿多因为这两个原因,而当今皇帝不好女色,不求长生,却是这般短命!

    这一下可是把阉党给害苦了,他们一步一步走到如今这种地步,权势之大已经无人能抵抗,下一步就是慢慢谋夺京师兵权,再想办法撵走信王,若皇帝有子则拥立皇子,若无子,则在神宗子嗣中择一合适的人选来拥立。

    内阁,翰林院,都察院,给事中,六部,五军都督府,厂卫,内廷,俱在魏忠贤的掌握之中,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当年武宗暴疾而死,群臣也没有慌乱,因为大学士首辅杨廷和能主持大局,就是在文官的主持之下,迎立了嘉靖皇帝这个藩王入京师为皇帝,当然文官们也没有想到,嘉靖才十几岁就智算深沉,并且性格十分强硬,还有一点残忍,杨廷和在和皇帝的博奕中迅速落败,根本不是对手。

    魏忠贤就不同了,他掌握的资源太多,权力太大,杨廷和是凭地位,身份,威望做迎立的事,官员们并不一定都听他的,文官的内部也会分裂,会有人主动去迎合皇权,配合皇帝打压杨廷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