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平边策-《兴风之花雨》


    第(3/3)页

      如蛇吞兽之后,消化之前必定虚弱,易被敌所乘。

      契丹不可能坐视不理,一定会设法掣肘,北周很可能深陷泥潭。

      北周占下淮南之后,失却地利的南唐仅剩长江天险,都城江宁府处于朝不保夕的状态,短时间内绝无北伐的可能。

      那么北周应该立刻剑锋转北,一鼓作气收复幽云十六州。

      后无掣肘,成功的把握很大。

      以幽云之天险,只需重兵守住寥寥关隘就可以断了契丹南下的威胁,而不必提心吊胆的于广大的平原设防,那时再来统一南方,可以安安稳稳的消化。

      实际上,只要北周能够收复中原丢失已久的幽云十六州,那便是中原的大功臣,一定会被包括百家在内所有势力毫无疑义的视作天命所归。

      届时,南唐也好,东鸟也罢,保证不战自溃。

      北周根本不必大肆兴兵,中原也能少些内耗。

      风沙发了阵呆,不太理解柴兴为什么会采纳此策为国策,转念细细地琢磨一阵,发现王卜这份平边策也有一定的道理,柴兴采纳是有原因的。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此策能够保底。

      柴兴作为皇帝,不得不考虑不灭南唐而去攻幽云,如果失败怎么办?如果与契丹僵持不下怎么办?如果损失太大怎么办?

      届时,岂非连南唐都无力再灭,甚至被南唐联手契丹两边夹击,身死国灭。

      先灭南唐起码能保证除开幽云之外的中原落袋为安,之后慢慢消化,徐徐图之,倒也不是没有收复幽云的可能,仅是很困难罢了。

      毕竟失去幽云天险,中原只能挨打,难以还手,统一中原之后的整合消化又需要太长时间。

      如果能够关起门来防贼防盗,什么都好说。若无相对安稳的边防,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如果第一代雄主拿不下幽云,或许第二代尚还有点指望。如果拖到第三代还没能拿回来,希望真的渺茫了。

      风沙不禁叹了口气,私利和公利相比,往往私利为先,这是无可避免的,非得大智大勇者方能公利为先。柴兴以此策为国策,显然选择了先私后公。

      在北周的皇帝看来,如果不能由北周统一天下,再美好的前景跟他有什么关系?怎么也不会跟契丹拼个你死我活,让南唐或者东鸟渔翁得利。

      一夜未眠,天光大白。

      景明坊,白矾楼。

      景明坊与西鸡儿巷仅隔了一条大街,清晨宵禁解除,封街的禁军搜索一夜无果,已经撤走。

      马思思和孟凡带着风门的机动人手前来护卫,风沙获得安全之后,让孟凡把赵大公子送回去,他则临时决定去见易夕若。

      对于明教的事情他了解一些,但是并不深刻,特意跑来问问。

      他昨晚把寒天白好好羞辱了一通,当然要有些防备。

      “明教认为那种事是模仿恶魔通奸,会导致人类生生不息,继续不断地生出暗牢囚禁光明,所以无论男女必须保证贞洁。”

      易夕若显然误会了风沙的意思,以为风沙仍在着恼先意明使和净风圣女的关系,一个劲的解释。

      “所以,先意明使和净风圣女只能在精神成为夫妻,身体上不行。风少您别生气了,夕若的身心完全属于您,永远不会变,对他仅是虚与委蛇罢了。”

      风沙心知易夕若为什么这么在乎净风圣女的身份。

      在明教之中,先意明使乃是明尊和善母的养子,也就是明教少主。

      先意明使和净风圣女注定成为夫妻,婚后净风圣女成为净风明使。

      先意明使和净风明使将是未来的明尊和善母。

      也就是说,易夕若通过这场联姻,将会成为明教的二号人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然舍不得放弃。

      宁可得罪风沙,也咬着牙不肯松口。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