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不会老的人-《绝密试验档案》
第(1/3)页
没等鲍帅开口,唐警官忽然掐灭了烟蒂。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说消失的第四试验室其实是在云南,对吗?”
鲍帅点了点头。
“完全正确!还记得第二张照片里的水印吗?里面提到了所谓的第四生物试验室,但孙老却说当时根本没有什么第四生物试验室。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马文革写给陈昕的信里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他们应该是分成了两个实验组,在两个不同的地方进行试验。
而两人通信的间隔至少在两个星期以上,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距离很远。
再加上那封信没有贴上邮票,更没有邮戳,很有可能是由他人转交,而不是邮局寄送。这说明马文革所在的地方很可能是个通信不便或者非常偏远的地方,这符合云南山区的特征。
另外,云南进行三线建设,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会落到梁教授的头上?
即使学校真的如此重用他,在身负重要的试验的情况下,他又怎么会欣然接下这个任务?
除非理工大负责统筹建设的这个大型防空洞跟他们的课题息息相关。
云南被称为动植物王国,本来就是进行生物试验的理想之地,又有三线建设任务的天然掩护,再加上山高皇帝远,缺乏有效监管,不容易暴露等等,这个地方简直就是建立第四试验室的理想环境啊。”
小马想了想,犹豫着说:“你的推论的确很有道理,但你也说那里十分偏远,偏远就意味着条件较差,成本更高,他们何必舍近求远,花这么多心思跑去云南做试验呢?”
鲍帅摇头道:“不是推论,我可以肯定第四试验室就在云南。虽然李光明的笔记本被他们偷走了,但是上面曾经提到过,他们去的不是一个试验室,而是一个试验基地。
里面不仅有课题组,还有后勤组、医疗组和资方的协调组,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第四试验室可能不仅仅是个试验室,而是一个规模超乎我们想象的试验场。
要秘密建设这样一个试验场,绝不可能选在本市这种人口稠密的地区,而云南山区里某个在建的大型防空洞却是再好不过的地点。
我可以想见,这个防空洞建设负责人的职务一定不会是自己落到梁教授头上的,为了得到这个职务,他一定花了很多心思,说不定还得到了那个神秘资方的帮助。”
经鲍帅这么一说,大家都默默地点了点头,原来那个神秘消失的第四试验室不在本市,而在遥远的滇西。
唐警官想了想,拿起手机拨了一个电话,简单地交代了几句。
过了一会儿,一位女警察送进来一份文件。
唐警官认真地看了看文件,又将文件交给大家传阅起来。
“这是我们的资料库里关于A省理工大在云南那个大型防空洞的情况,根据文件显示,项目的确存在。
这个项目始建于1975年初,最初的负责人并不是梁教授,不知道为什么最后换成了他,这一点与鲍帅的推论相吻合。
跟其他的类似项目一样,这个大型防空洞在八十年代以后就不了了之了,当时既没有经过任何检查,也没有通过任何验收,实际情况应该是被废弃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