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急就章-《古玩之金瞳鉴宝》


    第(2/3)页

    想想也对,树皮才多少,可劲的剥树皮也造不了多少纸,竹子就不同了,这是速生植物,只要想种,要多少就有多少。

    并且竹纸用途广泛,书法绘画可以,用于印制书籍也可以。

    如同有人穿锦缎,有人穿布衣,宋代有身份的读书人就不用竹纸了,他们多使用白棉纸。

    白棉纸可不是棉花做的,而是用楮树皮为原料制作的一种纸,也叫皮纸或者楮皮纸。

    这种纸中极品颜色很白,且纸质柔软有韧性,故称白棉纸。

    此书帖用的就是这种有白棉纸称号的楮皮纸。

    “《急就章》?这可不好断原作者是谁啊!”

    《急就章》原名《急就篇》。

    西汉元帝时,汉元帝刘奭命“黄门令”史游编著儿童识字书籍。

    ,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急就篇》。

    急就可不是急救的意思,指的是孩童易懂的文字。

    也就是说,孩童学了这些文字后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获得知识。

    《急就篇》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七言的韵文。

    读起来琅琅上口,很容易就可以记住。

    内容有姓氏,名字,生物,服饰,礼乐,职官等各方面,可说是一部迷你版的百科全书。

    急就章一出马上获得了人们的欢迎。

    从汉代一直到唐代都是孩童启蒙书籍。

    直到宋代《急就章》蒙学教材的地位才被《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所替代。

    此贴为草隶,所谓草隶就是草书和隶书的合称。

    这幅《急就章》笔法灵动,气势雄劲,墨色浓厚中透着一种苍浑古茂,字字皆有法度。

    再细细看去又有一种恬静飘逸的高雅感,可说灵气十足,妙到极巅。

    默念一声鉴宝。

    一团深青色宝光在书帖的上方凝聚而出。

    然后沈愈马上又默念了一声观气。

    一寸宝光慢慢上升,上涌六下后方才定了下来,最终化为一团鹅卵石般大小的光团定于书帖之上。

    六寸宝光,一寸百年,那就是六百年。

    年代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老板,我要这本《急就章》了,这是买此贴的钱,你收好。”说完,沈愈把八万块现金放在了楚小天面前。

    楚小天接过钱后扫了沈愈手中的《急就章》一眼,发觉是一本破破烂烂品相极差的帖子,当时就放下心来。

    “没问题,老弟你拿走吧。”

    沈愈摇摇头,“老板你还差了一步,你应该在合同上写上这本书帖的名字还有已收款。”

    “这个好说,没问题。”

    楚小天答应的非常痛快,拿起钢笔在合同上刷刷写了《急就章》三个大字,然后又写了一行收沈愈八万现金的收款凭据。

    “临古有新,和中有变,这字怎么像是三宋二沈中宋克的字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