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瑞点点头,继续调试去了。 胡候下车后,背后又下来一个方脸老人,年纪更大,更苍老一些,看上去和蔼慈祥。 “小胡啊,这就是你说的,那个搞什么无人机的小伙子?,周伟刚的儿子?” 胡候五十多岁的人,但被对方叫小胡也没啥好说的,点点头道:“对的,任总,我总觉得这个技术很关键,但却又想不透彻,就想带您来看看。” 被叫做任总的老者笑眯眯的:“看看就看看呗,我也不懂,最多帮你参谋一下。” 周瑞不知道还有意外来客,带着众人把所有无人机调整好,确认了电量之后,就让众人都散开了。 一会儿无人机大批量起飞,危险倒不至于,飞沙走石的,别迷了眼睛。 而他自己,则依旧坐上了自己的一等座,伍菱荣光的车头,这里已经被他坐出了一个凹陷,你别说,完美贴合他的臀形,坐着还挺舒服了。 周瑞打开电脑,输入指令,按下回车。 然后就不用管了。 办公楼后面试了好几次了,里面的程序也是周瑞用“开明算法”,专门为撒肥撒药设计的。 大概三秒钟后。 10架ZW-01无人机,自动起飞,飞向了田地上空,开始记录地面数据。 十架无人机并非并排飞行,而是各自有着各自的路径,但却又没遗漏任何一块土地,相互之间也没有干扰,相撞。 以往,无人机会传回画面,在周瑞的电脑上生成地形图,但周瑞为了彻底走向“机械智能”,删除了这一个步骤,人力彻底解脱出来,看都不带看的。 “地形图”,只会以数据的概念,存在于“机械智能”的自组网中,而不需要向愚蠢的人类解释。 远远看去,一只只“机械鸟”在田间飞速盘旋,颇为壮观。 田垄边,胡候手搭凉棚,发出惊叹:“好厉害” 一旁的老人视力不太好,眯起眼睛努力张望:“是很厉害,但这么小的机器,可撒不了肥料吧,这些小无人机在干嘛?” ZW-01的时速,最快可达到70千米每小时。 而脱离了“与人交互”的麻烦,效率更上一层楼。 十架无人机,感觉2分钟没到,200亩水稻田的地形情况,就里外里盘明白了。 紧接着,小无人机刚刚开始返航,都还没有降落下来,地面上的三架大型无人机,就同步起飞了,且互不干扰,展现出了强大的协调能力。 十架ZW-01乳燕归巢一般,返回了后车斗时,三架ZW-03,已经开始撒药了。 它们并排行驶,自动开启喷淋器,一排排的浇洒过去,液体肥化作均匀的液滴,又被螺旋桨气旋打入地下,没有一垄漏洒。 胡候道:“这个才是撒肥的,我ppt上看到的就是这种,不过小周好像又做了改进。” 任老却没去看那边,而是盯着“大江”众员工的方向看。 有些不确定. “小胡啊我视力不好,你帮我看看,他们是不是根本没人控制啊?” 胡候一愣,也看了过去。 好家伙,大江七八个人,一个个全都叉腰看天,包括周瑞本人,也只是坐在那里硬SEE。 压根没人控制。 胡候眼珠子都突出来了,不断在天上和地下变换视线。 “我PPT上看着的,是有人操控的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