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能说不愧是隐秘战线的顶级天才,做他的安保负责人,确实大材小用了。 末了补了一句:“当然,如果是法语,我也会。” 林托平静的说道:“这不是法语,这是德语。” 这老人的状态显然不正常,张彪作为神经外科主任,立刻察觉到问题,严肃的询问道:“老师是阿尔兹海默症么?” 老人叽叽咕咕的说了句什么,林托微微皱眉,说道:“他说自己来找自己的学生。” 突发的一点小插曲,虽然离奇,但和周瑞暂时没什么关系,他就没多问,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李铁根身上。 白人老头看了看张彪的头顶:“对了,你就是穆勒.穆勒你听着,我需要你的帮助.我需要.等等,我是来干什么的” 张彪一秒脸黑。 就连张彪也压下疑惑,全身心的考虑眼前的病人。 一般来说,周瑞在沟通过程中,会指定白大褂的自己为“第二形象”,这是【特工】词条赋予他的能力,加上口罩,绝无被认出的可能。 这也是一层保护,每家庭面临的都是“生死大事”,关心则乱,逮住了就咬也不是不可能,一个“名人”可能反而会带来麻烦。 李铁根这位患者,是典型的脑卒中,由于发病时身边没人,错过了最佳时机,之后接受了溶栓治疗,但已经损坏的脑功能是无法修复的,这也是脑病最典型的特征。 58岁的年纪不算特别大,但也过了奢望自身“代偿能力”的年纪,按照常规判断,大概率会一直在床上煎熬好几年,最后因为生命力耗尽或并发症去世。 李铁根来自东三省,家庭条件不好,但家里的治疗意愿很强,据说为了治病已经卖掉了房子,在国内各个医院奔波了一年。 但家人的努力和不计代价终究是有回报了,他这种状况刚好是“ZY-01”,现在应该叫“一号化合物”的对症区。 根据之前20个病例的经验判断,启用“一号化合物”激活代偿能力,并辅助以“电极针灸康复设备”,也就是训练服演化来的东西,100%周瑞不敢说。 80%可能恢复到基本自理的程度,运气好一点还能更健康些。 以“一号化合物”的能力,这已经算轻病症了。 患者家属很配合,一丁点希望也不愿意放弃,双方沟通的很顺利。 第二个患者情况更严重一些,开颅手术已经清除了一部分坏死脑组织,并且深度昏迷长达一个月,也是全力以赴,最后拼一把的状态。 这个周瑞就说不准了,但有机会。 参与了两个病人的会诊,周瑞获得了四点【头脑专家】的经验,还算不错,平时看看神经方面的书也能有入账。 这个任务名称,听上去有些奇怪,但却是周瑞精挑细选出来的结果。 他的需求,是借助系统的帮助,更好的掌握、应用“学习机器”技术,而不是单纯的补足神经外科水平。 在“模糊的任务方向,也许会有点超现实效果”与“严谨的学科类词条,搞一个鸡肋【医学】”之间,显然前者有着更大的可能性。 第(2/3)页